张雯雯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蔡王小学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构成,也是素质教育落实的必然要求。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是要加强对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的研究,突出德育实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助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本论文把小学生作为了研究对象,立足自己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了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立德树人;德育;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育人水平。”这对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一定要能够及时看到新时期德育工作新变化,立足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实际需求,扎扎实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在日常活动之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良好思想行为养成的关键期。教师作为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我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三观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为此,实施德育工作一定在日常活动之中贯穿始终,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度,让学生们在日复一日的引导之下,实现道德的成长,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例如,在班级文化之中,我们可以融入德育。作为展示学生青春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班级文化是我们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载体。在班级相处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但是在集体生活,为了班集体的和谐发展,每一个人又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学生守则和班规的过程里,我们可以融入对学生们规则的教育,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规则的无处不在,以及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价值,并引领他们去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无论大到班级的整体活动,还是具体在每个小组的合作活动,其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很多的交际、沟通、学习等。在人际交往之中,也涉及到了很多的内容,在其中融入德育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们去真诚交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在班集体之中学会互相体谅和关爱。如在每日的卫生活动之中,我发现总有几个学生选择偷懒,这个时候我们对其进行班集体的教育,让他们从内心懂得班集体的维护需要班级每一个人的参与,需要我们每一个的爱护。在班级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教导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慢慢的,学生们就会慢慢改变身上自私自利的一面,做什么事情都能考虑班级,考虑到他人。
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都可以渗透德育内容,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抓住一切教育时机!
二、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统文化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工作,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德育资源,让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富含人情味,切实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
例如,借助语文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不断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将书法、诗词、经典名著等教学常态化、日常化,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及时链接经典诵读中的相关内容,在富有诗情画意的内容之中帮助学生们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思想的洗礼。当学生们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能够体会到古人的热烈爱国情感,他们的内心会被诗人报国之心所震撼,从而深化学生们对应于祖国的情感,也激励学生们去树立远大的理想,报销我们的祖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小学生们会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得更加透彻,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之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小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奉献精神、孝顺父母等优良的精神品质。
三、在主题活动之中渗透德育
作为小学教师,除了日常的学科教学和管理工作,我们还可以拓展我们的德育渠道,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德育水平设计一些多样化、新颖有趣、展现时代价值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之中我们就可以实现德育的目标,而且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道德知识内化于形,指导学生们的行为。
例如,在学生们入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有意义的迎新生活动。基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经验和挑战,我们可以设置导游,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带新学生感受小学的美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学生们:“生活就像一段旅程。我们刚刚告别了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学生们,你在校园里有什么新发现?你们有什么新的期待?”通过如此的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适应小学生活的同时,帮助眼去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特别是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德育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我们的学生分享对小学生活的期望。”引发学生们对于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的期待,使学生可以快乐地参加学习,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态度。
总之,在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引领,才能保持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少珍.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14.
[2]钟信.立德树人:新课程下小学德育教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