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崇英
贵州省凤冈县石径中学 564200
摘要:历史学科中有着广博的知识。通过研究历史,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对当今生活起到指导作用。中华文明持续了五千年,中国则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历史值得全体中国人民进行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在初中这样一个学生系统化学习历史知识的开始,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为他们今后能够长期进行历史领域的有效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及其策略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和社会研究学科,也是初中生必须努力学习的学科。历史学科涵盖的领域很广,除了一些基本的历史事件外,还包括文学史和科学史等细分部分,与其他学科有交叉关系。所以在学习历史时,学生必须能够对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拼接,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样才能了解到历史的全貌。但是,这同时也说明想要学好历史,难度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学生很容易因为畏难情绪而不愿意对历史进行认真的学习,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是取得良好历史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兴趣是激励人们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自觉且积极地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历史产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武装自己的头脑,打开更大的视野。而且,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阻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将更和谐,最后取得事半功倍的历史教学效果。而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是缺少学习兴趣的,只能把关注点放在对教师划出的知识点的单纯记忆和背诵上,除了考试之外,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另外,学习兴趣的具备将成为初中历史课堂彻底改变的一大契机。在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也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策略及方法。而所有这些模式、策略或方法想要发挥效果,起到作用,就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支撑,都要首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在所谓全新教学策略的课堂上,教师仍然是在演“独角戏”,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与配合,也因为缺少依据而无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反之,教师则能够得到大量的有效教学信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1、提升教师水平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教师要能够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掌握和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理念,积极营造和谐宜人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习历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方面教师既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平时要加强学习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又要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要通过学校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自身水平。
例如,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比如学生平时是否喜欢接触历史,有没有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功底;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如何,是否喜欢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他们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些兴趣爱好与历史有没有结合点,等等。了解到这些情况,教师就能够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努力方向。又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其他教师是如何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这些教学活动中的趣味点在哪里,是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后,教师还要勇于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
2、改造师生关系
所谓改造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应该将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增进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所喜爱的历史学习渠道以及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所有上述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更多历史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往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师生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本人因为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或不够友善,就会让学生对教师和历史学科产生恐惧,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明朝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比如知名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些信息是篇幅有限的教材所无法充分展现的,有更多有趣的历史细节,可以让历史知识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而且,这也是在表明教师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尊重,从而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如果具备较好的硬件教学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上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能够吸引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主动探究历史,达到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教学成果。
3、促进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因为初中生普遍具备比较强烈的表达愿望,课堂交流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需求。比如上文所说的教师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在听到这些故事之后,学生一定希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交流就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机会。而在交流之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理解历史的角度,发现更多有趣的地方,从而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更重要的是,交流能够让学生通过彼此的互相帮助弥补自身在能力上的短板,推动历史教学质量的持续进步。
例如,在学习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因为广大初中生对《三国演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他们是有较强的学习兴趣的,而且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自己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组织课堂交流活动。为了保证学生的交流是有效的,是基于真实历史的,教师应该适当提供更多的史料。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情节原来有着不小的差异,好奇心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也就愈加旺盛。在教师后续的引导下,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4、优化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时另一个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既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存的问题,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激励,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会消退,反而会更加强烈。因为学习成长本来就是初中生的天然成长需求,教师的评价肯定了他们的成长,而且也非常清楚明白地了解到自己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成长。反之,如果教师给出的学习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似乎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兴趣就会快速消退。
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对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进行全面彻底的优化。比如,教师要摒弃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要多关注过程性的评价以及多元化评价。可以在每节课之后都组织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自己思考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此次的学习状态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进步。教师的评价则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进来,肯定学生的自我认识,然后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现存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此学生就能成为学习评价中的主体,而且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专业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才华。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一定能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在历史知识的熏陶影响下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关丽荣.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J].赤子(上中旬),2016(18):249.
[2]贾瑶.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历史学习心理的视角[J].亚太教育,2016(21):44.
[3]田丽静.浅议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J].现代农村科技,2014(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