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杨勇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美术课程逐渐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关注
        杨勇
        南漳县第二中学   湖北   襄阳市  44150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美术课程逐渐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和艺术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未来的学习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和生活。
        关键词:高中美术;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高中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必须面对高考带来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面对成长的压力。承受双重压力的高高中生迫切需要消除压力并缓解情绪。目前,美术教育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实际需求的要求。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1.教学语言学术性
        高中美术教学中老师所使用的语言是相当学术性的,这使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的话不能产生影响。起初,许多学生认为这不是很重要,他们会忽略它。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在教室里说的话,那么学生很可能在教室里分散注意力。许多不是学习艺术专业的高中生通常会对老师的学术语言产生疑问,从而使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老师经常使用这些艺术性语言,学生会对艺术更加不感兴趣。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变小了。同时,这也降低了教学质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浪费时间。专业语言的过度使用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2.高中美术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许多地方,美术学科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无论学生是否学习,都没有关系。但是,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许多地方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美术教育缺失。有些学校甚至直接忽略了美术学科,而将美术课用于其他课程或作为学生的自学课程。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老师无法顺利地对学生进行美术课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文化成就的追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3.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没有传递给学生
        与其他学科一样,艺术学科在许多情况下都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而是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美术老师不在乎知识是否适合学生,他们只是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在掌握旧知识之前就开始学习新知识,这阻碍了高中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在许多艺术课中,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就消化知识,这样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无法理解美术课,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违背了在高中教学中设置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有效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1.教师积极领导,学生独立学习
        在高中美术教室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内容,教师必须合理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首先,教师不能在高中美术课上进行全面的教学,但他们需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第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组织者,并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和探索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绘画水平等合理地组成协作小组,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例如,可以将一些个性、潜力和不同的学生整合在一起,以执行老师分配的任务。第三,老师可以预先拍摄如何完成此操作,然后将其呈现给教室中的学生,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点,并鼓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和探索制作。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学生可能会感觉无法达到视频效果,这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更多讨论。
        2.改变训练现状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知识使用文字的进行引导,而学生则照猫画虎学习绘画。

但是,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将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由于老师分配了课外作业,因此教师在纠正学生作业时也只能给学生一个分数,该分数应该基于学生提交的作业,而没有仔细检查学生的作业的优劣之处。许多老师没有采用多样化的评论方式,没有正确地评估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不知道他们是否取得了进步。学生只能看老师给的分数。他们无法根据老师给出的分数仔细检查和评估他们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兴趣,并重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生活保持紧密联系,并扩大美术教学空间
        在高中教学时,美术老师应充分利用生活的对象和现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料。如徽标设计、海报、手工艺品、建筑物、雕塑等,可以适当地融入艺术教育中。要深化艺术主题,教师可以使用音乐、影视材料、讲故事和其他技术来创造教学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应注重加强艺术追求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全面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加深艺术学习经验。
        例如,一位老师使用低碳环保布袋进行“花型装饰生活”活动,重点是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教室里,老师们展示了几组特殊的花卉图案,它们是由我国不同少数民族手工编织或缝制的,将生活融入了美术课,并将花卉图案的文化内涵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然后,老师在课程中进行了一次小测试,并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刺绣。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使用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利用对花卉图案的知识来装饰日常用品。老师解释说,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十字绣学起,简而言之,整个课堂都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民族经文的魅力,还可以表明艺术源于生活,渴望美化生活。
        4.科学设计微课的内容
        微课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二产生的产物,他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科学简化教学内容。
        例如,在研究“梨树的发展与进化”时,如果教师详细解释,则很难在40分钟的课程中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美术老师必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使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微课展示梨树的发展和演变的特征,则可以突出显示核心教学主题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微型课程的教学不应只关注高中教学内容,还应注意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加入的微课应清晰明了,并有效地突出重点课程。美术老师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或启发性思维上,并在解释了教学目的之后,总结教学内容,以使微型教室的结构更加完善。在创建微课程时,美术老师应强调微课程的重点。
        5.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创造艺术的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总是以教师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只能复制一些作品,这就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式。这从长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新时代,教师应正确引导教学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首先,老师不应该总是严厉讲课,学生会害怕老师,很容易厌倦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困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可以使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来激发课堂气氛。然后,为了有效地创作艺术,教师可以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根据相关调查,人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创造性的启发,而良好的环境会对他们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在教授美术时,教师必须理解“快而不快”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给他们时间去想象和构思,并精心绘画。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高中生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修养,增强能力,缓解自身压力的重要课程。美术老师应认识到学生美术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利用新课程改革提供的许多帮助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研究,以使学生学习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有金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2]巫晓疆 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