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张丽
[导读]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作用
        张丽
        金华实验中学
        摘要: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作用,想要借助体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中生对待体育的时候,存在偏见,认为体育不重要,缺乏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和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面认识体育,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将教育目光放在了学生安全教育、技能培养和精神引领下,希望借此来完善学生的体育学习系统,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在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享受体育,拥有更高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素养;提升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希望将学生由浅层学习带领至深度学习,让学生在了解体育的基础上,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素养,优化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学生在体育的影响下,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素养
        安全,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只有保障安全,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体育,理解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授,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警惕意识,使学生在安全的空间里,体会体育的魅力。可以说,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应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来提升学生安全素养。
        笔者为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体育活动,掌握安全运动的技能,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安全模拟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处理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突发问题等,以培养学生冷静的态度。学生在面对运动损伤的时候,能够依据不同的运动损伤类型、身体不同部位的损伤来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学生没有盲目展开施救,而是通过询问教师的方式来优化解决办法。学生在安全模拟活动中,认识到了安全运动的积极意义,形成了安全意识。
        二、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是希望学生拥有系统学习体育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技能的辅助下,为体育课堂增添活力,深化学生的运动感受。学生掌握了体育技能,能够更好地把握体育,在体育活动中大放异彩。由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深化体育的印象,掌握体育的丰富内涵,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现实需要对学生进行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将教学目光凝聚在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上,通过分解动作、设置运动标准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实践,让学生适应了体育活动的强度;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对抗赛、体育游戏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使用技巧,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提出了学生在运动中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并为学生创设了自主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设计运动项目、制定运动方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学生在笔者的帮助下,理解了体育知识,掌握了体育技能。
        三、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时候,还要重视学生精神的构建,使学生能够积极地看待体育学习,拥有高品质的运动素质。学生在精神的引领下,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懂得尊重对手、勇敢拼搏。由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笔者为了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合作互赢的体育精神,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篮球友谊赛,向学生宣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懂得积极使用篮球技巧,懂得保护自己,与队友互相配合,营造和谐、默契、安全的比赛环境。在篮球比赛完成后,学生还会与对手进行交流,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勉励,突显篮球友谊赛的目的。
        总之,本文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提升了学生安全素养,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对体育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知道体育对自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并不是浪费时间的一门学科。学生不再满足于敷衍的学习项目,而是对体育学习有了更多的要求,加大了教师教学的挑战性,希望尽快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了良好互动,了解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部分,认识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为接下来的体育课堂发展打好了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思超.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6):58-60.
        [2]张守亮.高中体育教学实施立德树人六大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