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蕊妮 1
陕西 西安 莲湖区赫家巷小学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育阶段,体育教育可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实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以培养兴趣为主,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较少,更侧重于学生在体育中放松和娱乐,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其次,在重视程度上有欠缺,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安排和投入偏少,教师没有充分课程时间实施体育课程创新,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提升。因此,应该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应用实例及作用,旨在提升小学体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创新;情境教学法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起着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形
成积极健康的锻炼风气,不仅能够强化身体素质,还可以减轻学习压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
率和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才能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及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
认知,在乐趣中提高体育技能。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
情境教学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2
种现象,阻碍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锻炼。首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偏教条化,按照教学
大纲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作用,但是也不能适应每个学
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较少,如果缺乏教师的合理引导,体育课就变成了
自由活动课,虽然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但缺乏了科学合理的体能锻炼。因此,体育课堂的趣味
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情境教学法为教师提供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起
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成为学生的意愿,这样就让
体育课堂有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1]。不仅能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锻炼,还能激发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在基础学科外的第二课堂。
(2)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强化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大,对新奇的事都产生着浓厚的兴趣,身心的发展属于起步
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正确的引导,容易帮助学生树立受益终身的思想。情境教学的应用,
更加满足学生的成长特征,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在运动
的过程中感受到充实和快乐。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强化体育教学的质量,达到引导学生树
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恒心,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例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协调好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成长特征和教学内容,创设出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
(1)结合学生成长特征,创设游戏情境
结合学生对游戏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得到学习和锻
炼。例如在初阶教学中,学生对枯燥的跑步运动不感兴趣,经常以各种理由逃避跑步,不能达
到教学目的,但是跑步又是教学内容中重要的教学项目。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警察抓小偷的游
戏情境,通过学生对游戏本身的喜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跑步和训练中,不仅增加了跑步的趣味性,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
(2)捕捉学生喜爱的话题,创设话题情境
学生往往热衷于互动参与自己喜爱的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沟通,捕捉学生当下喜爱
的话题,创设话题情境。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作用,应该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在
篮球课堂中,教师可以先主动询问学生喜欢的篮球明星都有哪些,通过流媒体等方式播放精彩
比赛集锦,期间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可以讲述篮球动作要领,观看结束后,带学生进行室外篮
球训练。通过话题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积极推进教学内容。
(3)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问题情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需
要注意教学群体的考量,问题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喜好和年龄特点,不能创设学生不感兴趣或不
理解的问题,这样就无法激发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也能培养出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发现意识。例如在跳高教学时,教师讲述完跳高应注意的动作要领后,让学生先
自行尝试,尝试完成后让学生回答跳高过程中哪个部位最用力、哪个部位最累,挑选跳的最高
的同学分享动作要领。在层层递进的引导中,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不仅能掌握跳高技术
要领,还能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体育锻炼中。
3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满足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两个技巧。首先是要掌握学生对创设情境的参与度和兴趣
度,如果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就需要教师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创设的情境既满足学生的
兴趣,又符合学生的成长特征。在课后不断总结,使情境创设更具备趣味性。其次是要注意教
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教师应掌握课堂的节奏,如果学生受到情境的激发,参与的热情度会高
涨,往往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因此要同时做好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
得到充分的锻炼。
4 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应用,在满足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丰富了课堂氛围,使小学体育的教学更具有趣味性。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
生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体育锻炼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协调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创
设不同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共鸣,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不仅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参考文献:
[1]王艳君. 情境教学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用[J]. 学周刊,2019(06):136-137.
[2]李慧.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