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陈琳
[导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能力
        陈琳  
        陕西省宝鸡市十里铺中学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能力。本文主要从美术技法教学、创作思维教学、艺术文化解读、美术作品欣赏等方面探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今后可以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对于美术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包括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图像识读等方面的能力。在此文中主要谈论前四种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与核心素养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更好地提升,才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进步。
        一、美术技法教学培养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表现能力是指能够运用传统或现代的技术和美术语言,经过构思,创作出具有思想和文化的美术作品,或用这些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也需要教授学生一些美术技法,在美术技法的教学上,便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美术技法,并运用学到的技法进行创作。这便能够使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得到提升。
        如,教师在授课《在绘画中永生》这节美术课程时,便可以为学生解读一些绘画作品中的美术技法,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美术技法进行创作,这样便能使学生掌握技法,形成美术表现能力。我在此课教学中为学生展示出了梵高的自画像,并对学生表示:“梵高的这幅自画像中用了一些细小的笔触来刻画,这些笔触是短线条,围绕着人像的轮廓进行排列,在明暗关系上,也用较深的颜色来画暗面,用浅色画亮面,大家可以尝试用这种线条来作画。”接着,我便让学生开始在课堂上用这种美术技法进行创作。其中一位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示自己想要画自己的自画像,于是便按照自己的照片勾画出了自画像的轮廓,之后先用深色在自画像的暗部用短线条来描绘,接着用浅色在自画像的亮部用短线条来描绘,之后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来进行过渡。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运用这种技法创作出了自己想要绘画的作品。可见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美术表现能力,在今后多加练习,定能提升自身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创意手工教学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创意实践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构想与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并利用传统和现代材料、工具、方法进行创造和实践。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创意手工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创意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有创意的想法,之后再为学生提供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实践出来。
        如,在《有趣的“墙”》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创意手工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在此课堂上,我为学生展示出了一些其他人设计的艺术墙,有用纸做成花纹的艺术墙,还有用木材做成镂空状的艺术墙,还有用石头堆砌的艺术墙。在为学生展示出这些不同类型的艺术墙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艺术墙应该怎么做呢?有没有新的想法?”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可以用易拉罐来做,将不同的易拉罐刷上相同的颜色,之后再将这些易拉罐摆放出不同的造型,这样便能形成有特色的墙了。”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可以用一些几何形体来设计墙,用纸或者硬纸板作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的几何形体,之后便运用这些几何形体进行搭配,也能够形成有趣的墙。”还有的学生说:“我想用一些谷物来进行墙面的设计,将这些谷物按照颜色的不同粘贴出一个造型,这样便能使墙面上形成这个造型。”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创意构思为学生分配一些材料,让学生开始用这些材料设计墙面的模型。于是,学生便开始在课堂上动手对这些材料进行设计。

有的学生将易拉罐刷上了红色和白色,再在这些易拉罐上写上不同的汉字,之后再将这些易拉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摆放,有的汉字能够漏出一整个字体,有的汉字只能漏出一点字体。这样形成的墙面风格别具特色。从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便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在手工课堂上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意思维,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创意实践能力。
        三、艺术文化解读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能力是指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解读更多的艺术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逐渐形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历史的画卷》这节美术课程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并从美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上为学生解读其中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我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出了希腊的瓶画《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意大利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还有我国的画像石《荆轲刺秦王》。这些不同的画作中所呈现出的画面形式也有差异,在为学生讲述其中的文化内容时,我表示:“希腊的瓶画《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是黑绘风格,这种在陶器胚胎上用素描的画法画出黑色图画的技法就被称为黑绘。我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希腊风格的画没有体积,画面中人物的眼睛都类似正面的形式。画面中人物随身携带者长矛,表示这是两位随时准备战斗的战士。这两个人物其实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埃阿斯是阿喀琉斯的堂兄弟,这幅画面描绘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场景。”接着,我又为学生解读了意大利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我国的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中的文化信息,并告知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和信息,以及画家的不同绘画方法。从而,学生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便有了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由此,学生便形成了文化理解能力。
        四、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判断能力是指能够根据形式美的原理,感知、分析、比较、诠释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从而做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从形式美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美感,由此,便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
        如,教师在为学生授课《中国古代书画(二)》这节美术课程时,便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并让学生从形式美的角度分析这些古代的书画作品。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了徐渭的《墨葡萄图》、郑板桥的《竹石图》、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鸟图》等美术作品。在展示出这些美术作品之后,我便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幅图对其从形式美上进行分析。其中一位学生说道:“徐渭的《墨葡萄图》中能够看到作者在作画的时候是用大块墨绘制二层,笔墨酣畅,浑然一体,画风比较豪放,画面中的浓淡干湿的笔法运用得当,用泼墨法画树叶,用饱含水分的画笔点了葡萄粒,使葡萄十分晶莹。”学生的表述中,便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对画面有自己的判断,能够从形式上进行分析。可见此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技法教学培养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创意手工教学培养创意实践能力,通过艺术文化解读培养文化理解能力,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审美判断能力。这样在美术课堂中,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欣悦.浅析初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8(09):185-186.
        [2]刘泽.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的重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7,4(37):80-81.
        [3]江巧珍.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育——以校本课程《根雕》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