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芳
浙江省瑞安市侨贸学校 325200
摘要:音乐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细胞,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每一天。在音乐课堂的教程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合作学习,教师就应该多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使大家能够意识到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树立学习主体的意识,学生明白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则是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明白相关的知识。教师要始终牢记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提携学生学习。合作学习的关键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形式,在音乐课中实施小组学习方式,可以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通过讨论、创作、练习等环节,共同完成某一目标。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还培养了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而“协作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良好的协作精神必能提高办事成功率。
一、进行合理小组分组
小学阶段学生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习惯与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个别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处理好学生差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笔者比较倾向于把桌椅拼成一个矩形,每组四人相对而坐,每组都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委派一位学生作为小组长。课堂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来推进课堂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小组中某男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作为组长他也很好的带动其他同学,但基础薄弱的那位却不知所措,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
所以,在分组上我们需要思考以下这些问题: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分组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优势,提高合作参与程度?笔者考虑到一部分因素——资源均衡分配,因而采取优良中差的分配模式。其实小组合理分配还要考虑的因素不少,例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男女分配等。所以,为了使小组活动效果更好,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小组分配的模式?基础特别弱的几个学生单独何为一组,教师整体辅导?亦或是改善教师从旁指导的策略,语言的运用使学生感兴趣,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二、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时机
时机的恰当选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倘若运用不好,则所达到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严重时还可能适得其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要针对学生的个性、优势等特点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而不是盲目的探究、讨论。在我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运用到音乐词曲的二次创作、乐器的演奏以及音乐活动的探究等各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内容难度应到具有渐进性,从低到高,使内容在难易适中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学习上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作的形式应当随着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比如在合唱教学中,则适用于大组合作;在对音乐活动的探究中,则适用于小组合作的形式;除此之外二人合作、自由组合合作等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
但值得强调的是,合作形式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形式的运用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等内容来灵活运用。
三、提出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合作学习
指令和任务是推动学生们快速开始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时音乐教师要好好抓住关键要素,让学生们在完成指令和任务的时候学会合作学习,并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龟兔赛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龟兔赛跑》的音乐,让学生们先对整体的节奏韵律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过后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部分的情景剧,这不同部分的情景剧教师可以安排每组组长进行抓阄,看抓到的数字来分扮演情景剧的内容,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旁白、乌龟、兔子、裁判等),根据音乐的部分分出小组的顺序,然后给出学生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彩排练习,让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找到不足,能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说话,对待每一位成员的建议都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出现故意捣乱说话的现象,懂得按照指令和任务来完成自己的部分。通过这样的安排,整体的氛围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也会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学生,当他们在面对教师或是同学的任务和指令时,他们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任务,最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学生们也愿意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
四、丰富音乐课堂的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
(一)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练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是最为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依据音乐课程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练习,既可以熟悉教材中的音乐曲目,又可以提升歌曲的演唱水准。
例如,在教学《卖报歌》时,可以根据男女性别分成A和B两组,要求每组依次演唱歌曲,在A组唱出两句歌词后,由B组跟唱两句歌词,彼此来回,这会促使男女同学彼此配合,共同演唱该首歌曲。还可以分角色对唱歌曲,由教师作为挑选歌词的裁判,在课堂内随机指定两名学生,令其起身,一人一句歌词,彼此对唱歌曲,这会令歌唱活动显得较为有趣。
(二)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表演活动
在每首歌曲中,都包含有较为饱满的情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表演活动,令其根据歌词显示的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同时伴有歌唱,这会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男儿当自强》时,从歌曲内容来看,表现中华男儿的气概,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关于中国功夫的视频资料,在进行分组后,要求根据视频资料,每组学生模仿武术动作,跟随节拍一起舞动。在教学《健康歌》时,从歌曲内容来看,主要讲述某些利于健康的健身动作,在多媒体中会播放该首歌曲的跳舞视频,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令各组观察视频中的动作,跟随播放的歌曲,尽情扭动身体。
美国著名学者Slvain曾说过: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们组成一个小组,对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绩和奖励的课堂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他们带着目标进行探讨,最终找到答案。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质,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芦阳.合作互动的小学音乐儿童音乐剧创新设计[J].北方音乐,2018,38(20):159-160.
[2]庄端霞.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J].北方音乐,2018,38(17):134.
[3]张瑾.解析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38(15):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