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蒋国明
[导读]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并做好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
        蒋国明
        四川省彭州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成都 611930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并做好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快初中音乐学科的改革,并为今后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工作当中,既要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又要优化教学的形式,多试着借助信息技术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致和动力。
        关键字:初中音乐;教育工作;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当中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并重视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并致力于借助一些可行的方法来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期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然而,从而目前初中音乐学科技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还是有颇多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学生面临一定程度的学习压力,在平时接触和学习音乐学科知识的时间较少,因此,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致和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对于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不重视,对于该如何提高音乐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准缺乏可行的方法作为指导。面对此种情况,作为一门初中音乐老师,需要改变过去不太重视音乐教学的观念,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入手,不断调整和优化音乐教学的手段,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校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提升。鉴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借助教学内容的丰富来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这么学科的重要性。尤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师生认为他们不需要在音乐学科上花费过多的精力,这导致了音乐学科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效,就需要教师调整自身的教学思维,更加重视音乐教学,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意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譬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述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时,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并让学生结合音乐试着思考一下不同民族的民族音乐在曲调、节奏上有何区别。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就课堂所讲述的音乐知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具体的民族歌曲接龙活动。在此次活动当中,由教师起头,唱一首民族歌曲,然后由第一排的学生接着教师所唱的歌曲进行续唱,哪位学生唱不出来,则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如此一来,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又让师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二、借助现代技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不局限于为学生构筑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更为主动的是它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上的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以图片、语音文字和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切实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多借助信息化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课堂的学习体验。
        譬如,在“河南歌剧《花木兰》节选”一课的授课当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并展示花木兰的形象,并让学生试着就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试着说一说自己对于花木兰的认识,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花木兰这一人物。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致和动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歌剧的魅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歌剧《花木兰》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具体的歌剧表演活动。在本次表演活动当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进行表演,从而切实感受到歌剧的魅力,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三、借初中实用音乐教学班的建立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提高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成效,不仅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同时还需要加快实用音乐教学班的建立,传授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例如,当教授“相信自己”一课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快音乐教学班的建设步伐,多试着创建一些音乐俱乐部,以此来让学生在参与音乐俱乐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唱歌。而这,不仅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明确《相信自己》这首歌曲是摇滚乐队Zero Point演唱的,非常有力,非常适合年轻人歌唱,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整体或则单独的指导,帮助学生注意呼吸的使用。尤其是“相信自己”四个字符应该充满动感,在唱歌时,学生应注意音调的每一个旋转,准确地运用情绪这一部分,从而真正感知这首歌曲当中所表达的奋斗精神。
        四、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还需要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的培育,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而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手段,其具备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多试着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当中,就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在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
        譬如,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保证各个小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能力的平衡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明确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严格让学生按照要求来合作对一些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比如,当教师教授学生现代戏曲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通过阅读教科书和相关学习材料来学习“洪湖红卫兵”的音乐作品,从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洪湖红卫兵”这首曲子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本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同组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构筑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成长
        五、借助教师有效的参与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手。随着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并重视音乐课堂上学生主体价值的实现。而想要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还需要教师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通过积极参与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效果。
        譬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具体的集体讨论活动。在此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梁山伯与朱映泰的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况?”的问题,让学生试着通过查阅教材和文献资料的方式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此来找出该问题的答案。当然,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指明方向,实时观察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情况,对于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和处理。当然,对于个别学生不与其他同学互动或参与合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加强并做好音乐方面的学科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教学的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来提高音乐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邓珊珊.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J]. 音乐时空,2016(02):174+148.
        [2]姚靓. 浅析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