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慧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安徽省 亳州市 236800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儿童画利益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儿童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目的和意义。研究儿童画在小学美术中的重要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对孩子美育和美术教育。
关键词:儿童画、审美、想象力、小学美术、表现方法
一、儿童画的背景
儿童画在最开始是人类为标记某种事物或记住某种事件在岩壁上或洞穴上标记出来。最古老的儿童画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壁画,世界上最古老的欧洲洞穴岩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中国的天疆壁画(敦煌壁画)以及日本的江户时代的版画,向人类展示着艺术的魁宝和儿童画的发展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儿童画开始出现在一些生活用品、报刊上,向人们传达着直观的信息。
二、儿童画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儿童画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美术的重要性,重点体现在小学美术与儿童画的关系上。小学美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即手工课、绘画课和欣赏课,而儿童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的类型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二年级手工课《友谊卡》一课中,无论在教材中还是教师课件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符合课的主题,有助于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创作方法,同时这些插图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精美的卡片。同样《家乡变了样》一课中,教材采用崔如琢的水墨画《荷塘清夏》的作品作为插图,即突出了课的主题又向学生展示了一种绘画方法。这些插图在条件落后的地区更为重要,他们无法看到实物,儿童画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其次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的性质,即视觉性、人文性、实践性、愉悦性四个方面,而凸显视觉性极为重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视觉、触觉级其他感官经验,发展了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凸显视觉性,儿童画则与美术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画以其夸张、写实、抽象、幽默的表现手法对学生的视觉进行的冲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美术课堂。
再次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所有的事物都要通过美术来表现,他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生活的创造表现。在美术教学中所谓视觉艺术也就是在感官上进行刺激,从而达到理想教学目的。从学生方面,小学生天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神,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注意力,这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找到突破口。而儿童画的直观形象特点和丰富的表现方法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论从学生的发展特点还是教学内容上,儿童画都对学生进行着吸引,是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所以儿童画与美术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儿童画的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特殊性上,二者密不可分,儿童画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
三、儿童画的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画作为一种依附在书籍、报刊、杂志上的一种图片,对文字和主题起着补充说明和突出重点的作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同时儿童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对美术教学影响更为深远。
在古代美术教学中,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传统中国画画法的影响,儿童画表现方法多采用线描的手法出现在教材中,画面讲究图文并茂、风格轻松典雅。
大多数儿童画体现了中国画的风格,从用线、用色、气韵到格调表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在用色上讲究焦、浓、重、淡、轻;画法上讲究线条疏密、轻重缓急,同时气韵格调即画面的精神气质都在小小的儿童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书中插图采用了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向同学展示了小蝌蚪找到妈妈的过程,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内容的重点。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开始多样化,而儿童画以其直观的特点,成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重要表现之一。当代儿童画设计师以电脑绘画为主,让儿童画变得更加的灵活、生动、有趣以及色彩对比更加的强烈,极大博取了学生的眼球,运用到课本中更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当代儿童画融合了传统绘画写实的基础并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绘画方式更加的灵活,创作出夸张、幽默、直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儿童画,使课程内容更加突出、鲜明有个性。随着美术课程的改革,小学美术在教学领域上分为了造型和表现、欣赏与评书、综合与探索四大模块,而儿童画则在四大模块中均有体现,任何领域都离不了儿童画。比如绘画课《彩墨脸谱》手工课《千姿百态的帽子》,儿童画以其形象、抽象的特点,出现在教材中,让学生更直观的欣赏。
四、儿童画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需要开阔学生视野,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方便的限制,学生当时很难看到实物,比如某些景物、名画以及更多的创作方法。这些就需要儿童画来满足这一需求,儿童画不受任何地域、时间的限制,随时都能在学生面前展示。儿童画以色彩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审美能力。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儿童画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迸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比如二年级《点线面》一课中,课本中选用了绘画方式康定斯基的《红色椭圆》以及学生手工作品《奇怪的脸》向学生展示了在本课中,在创作方法上不仅可以绘画还可以手工制作来表现生活中的点线面。这些儿童画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创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儿童是美术创造的大师,有着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如何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要求教师找到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儿童画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同时能让学生在儿童画中收到启发和兴趣的持续性,有了启发和兴趣,才能让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
五、研究儿童画与小学美术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以上分析了儿童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关系,儿童画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样性,儿童画以直观的形象深入美术教学中,其次儿童画作为一种依附在书籍中,对书中内容起着突出重点的载体。同时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导入环节、图片欣赏还是内容的讲解,儿童画直观的形象都是无可替代的。儿童画的出现使美术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学生在学习时也有了兴趣,可以形象直观的了解书中内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相比文字性的讲解,直观的图片形式,小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更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所以研究儿童画与小学美术的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总结:
儿童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美术教学,即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促进了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发展,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整个美术课堂充满了活力。儿童画并不是简单的图形组合,想要儿童画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要选择符合课本主题的同时又能迎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儿童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展开美术教育,才能让孩子热爱生活,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参考文献:【1】创造性思维和基于艺术的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美)2012
【2】教育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吴俊升,2006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伍新春主编,2004
【4】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钱初熹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