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恬梦
沈阳辉山学校 辽宁省 1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进一步得到推广。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旨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也明确要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各种偏差,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本理念;小组合作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随着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纵然理论上说优势众多,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并找出对策,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不同,同组之间会存在个体水平差异大、性格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乐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提升自己;而性格内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常常由于羞怯、怕出错等,不愿意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进一步加大了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及教师在缺乏理论支撑、实践探究的前提下盲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导致有些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引起课堂混乱。
从教十几年来,笔者一直不断摸索和尝试各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笔者认为高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从生本教学理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受教育主体地位。对此,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从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入手,分析了该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二、 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当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职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英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就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责任心。需要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分配相应的职责。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例如一个小组6个人的话,需要安排2成绩好的,3位成绩中等和1位成绩偏下的学生,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只有科学分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不可有小组太过优秀也不可有小组太弱势。其次学习小组自行取自己队伍的名字,使其每一个组员有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指定小组长,并且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使组长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最后学生的性格也会成为影响小组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及时适时调整人员,并且向学生阐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和优势。小组成员在确定后基本不变。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组与组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较大。此时,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进行微调,让每个小组都充满正能量,最大化地发挥各个小组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平衡搭配过后,小组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会不断提高。
(二)积极肯定学生,指导学生的学法
英语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搭配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把握能力。教师也要注重从自身角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时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进行细心和耐心的拓展和帮扶,肯定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寻找到良好的英语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掌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预习,在每次课前留好预习内容,通过课前导学、撰写自学报告的方式,让学生们在预习中熟悉,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了解本节课的重点,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说出一般的重点,学生们可以自己将生单词标出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要指导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其次在遇到学习当中的问题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探讨中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并且要将小组教学设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督促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和探讨,从而提供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进行学习上的提升和拓展。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下复习提供指导方向。
(三)巧设问题,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表达为主的学科,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吃透教材,课下认真备课,对课程进行巧妙的设计,细致的研究,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次为学生合理地创设语言表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之前往往会设置一定的课堂导入,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更加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内容。图片阐述导入是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教师则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切的图片, 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后,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导入环节中的图片相关内容进行口语阐述。 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又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之中也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设置相互介绍情境;问路情景 ;颁奖情景等等。 在模拟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英语交际能力。通过情景模式,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让小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完善奖励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情节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 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并没有真正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而这样的教学评价则存在较大的片面性。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 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使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最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来源于教师,同样以来自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也应该让小组内成员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因为教师所看到的也许较为片面。 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使学生明白自身优势,同时也认识到自身不足,使其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不同的合作活动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 其最终目的都是对学生活动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评价既是小组合作的最终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每位教师都应发挥该环节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学习方式的一个变革,备受很多教育从业者的关注,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发团队荣誉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中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创新, 让学生们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乐趣。初中英语这一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运用到更多的学科当中,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目前教育的重要改革。
参考文献:
[1]余福梅 . 初中英语生本课堂初探——构建初中英语生本课
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47):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