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钱芸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是一门生活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倘若教师过多的进行理论知识灌输,
        钱芸
        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是一门生活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倘若教师过多的进行理论知识灌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压力,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存在,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学习抵触性,并且自身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就需要对此进行调整,注意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创新。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教育游戏;教学应用;教学探究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随之有了创新,在教学的方法与内容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小学科学教学之中,如何融入游戏化教学方法,促进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故此本文对此作出深入研究。
        1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
        1.1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小学教学的功利性过强,多数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卷面成绩,忽视了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重视美术、科学与自然的教育。另外,小学科学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学,容易使用自己的教学习惯,忽视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生硬刻板,缺乏适应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毫无趣味的内容,不易被小学生理解,教学效果往往得不到提升,不符合新课改中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要求。
        1.2老师的专业知识匮乏
        我们常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可是在小学科学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科学老师大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他们关于科学的知识也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难免不能更好地、生动地给学生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影响学生对科学学科本身的认识不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小学科学整体的教学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1.3对科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与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数英三门学科,其他课程基本“一带而过”,导致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仅以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主,照本宣科,许多教师甚至擅自把科学课改上语文或科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主科成绩。当然,这与当前的教育导向有很大关系。
        2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戏的对策
        2.1适当地拓展游戏的空间
        总体来说,科学的生活性比较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科学知识也随处可见。所以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任务时,教师们就可以适当的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通过生活性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寻找生物的家园》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大自然中,鼓励学生了解森林、灌木、草原等典型的生态系统,真实的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感悟,或者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探索生物栖息地中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如蜜蜂和花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通过观察的方式去了解蜜蜂帮助花朵授粉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巩固,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此外,如果是在秋冬季节,教师们也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一些落叶,进而制作成书签等物品,以此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2.2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在小学阶段,科学虽然是一门生活性以及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其中也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以及化学知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以生为本,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科学原理进行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而在此期间,教师们就可以应用游戏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之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看星座》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说我猜”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星座图,其中有“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等。可以借助这些星座图让学生认识北斗星和北极星;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其中一名学生对星座的特点进行讲述,并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要求另外一名学生进行猜测。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加深对星座特点的理解,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2.3合理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合理设计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兼顾教育和游戏的两大特性,将知识教育的学习嵌入到游戏之中,教师将游戏设计和科学学习进行有效的统一,实现对于学生的创新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体游戏,根据游戏内容的不同设置竞赛模式、益智模式以及闯关模式。合理的游戏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立足于学生主体,创新教学内容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深入学习。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在教学之后,需要对游戏进行优化设计,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2.4设置针对性强游戏,为带动学生积极性创造可能性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让游戏化教学形成一种特定模式,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针对性强的固定游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让学生保持对科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不减退、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下降。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比较简单、适合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使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若将这种游戏应用于科学教学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寻找一名伙伴组成一组。一组两个人之中一个人扮演太阳的角色、一个人扮演地球的角色,根据地球运动特点可以得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展开公转,以扮演太阳角色的同学为中心,扮演地球的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围绕其进行公转,在这一过程中太阳也在保持自转。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太阳能看到完整的地球还是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半?”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准确回答出太阳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半。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科学知识,太阳每时每刻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而地球的另一半是无法被太阳照射的,这就意味着太阳可以照射到的地方是白天,而太阳无法照射到的地方是黑夜,当地球完成一次自转之后,便是一天时间。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任务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制定针对性强、最为合适的游戏方法,将游戏化教学利用到极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结合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该种教学方式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要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对其进行应用时,教师们也应该注重适度原则,不要过分的对其产生依赖,也不要过分的本末倒置,影响到原本的教学进度。此外在开展游戏时,教师们也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合理的设计游戏,保障其能够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形成辅助,也能够推动学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鹭达.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66-67
[2]陈佩鸿.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63
[3]朱阿娜.浅谈教育游戏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