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学探究类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刘丽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刘丽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初级中学   713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探索过程中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本篇文章主要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实验
        正文:所谓的探究类实验教学,是通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理念,对教材知识结论进一步验证的过程,对于学生启迪思维和身心发展都有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完善探究性的教学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一、探究的实验教学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在探究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有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掌握基本生物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理论的理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较快发展,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1.1遵循创新性原则
        自21世纪以来,新课改越来越要求学校要为社会提供创新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对于教材内容上提到的研究方法进行辩证性的思考,并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多样化的方式来替代教材所建议的方法证明理论。学生对待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也要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实验数据确保真实,若出现分析的结果与教材结论不一致时,不能简单否认自己的分析结果,而是认真分析自己结果与教材产生出入的原因,这在无形之中也使得自己的分析能力大大提高。
        1.2遵循经济性原则
        在新课标改革当中有明文规定"实验课的所用材料应该尽量遵循就地取材和因陋就简的原则"这也是在提倡师生在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节约实验时间,从环保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而恰当的实验设计不仅能够高效的完成实验目标,还能通过简易的实验装置避免实验器材浪费。
        1.3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同学在进行探究类的试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案和设计五花八门,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存在着操作性不强的共同缺点。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提高实验效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确定生物实验课题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共同讨论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最终确定一个。第二,由全体学生针对实验课题的目的和假定进行实验的设计,最终通过方案之间的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大大发展。


        二、初中生物学探究类实验教学策略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将课文枯燥的知识理论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变得生动和形象,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情境的进一步创设,这也正是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科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当中也能起到非常独到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不仅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研究设计"馒头在口腔中变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PPT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课堂PPT上,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胖子和瘦子对话的小短片,胖子说"我每顿饭吃两个馒头"而瘦子说"我和你的其他饮食大致相同,只是我没顿饭都不吃馒头。"教师顺势问道"在其他饮食条件都不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假设二人体质相同,他们之间的饮食对各自的影响是什么呢?"在其他同学参与的课堂讨论中都猜测,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胖瘦是否有重要关系呢?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这一变化过程。以上这一课堂导入将是学生提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2.2通过举手互动和分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实践当中也会发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对于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生提问或者学生举手回答的方式,对于根据教材就可以回答出的简单问题,学生就可以举手来参与回答来活跃课堂氛围,即使回答问题的学生名额有限,但其他同学有会因此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如果对于较难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害怕答案错误而不回答,就是可以把各个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经过讨论后整合出最终的意见由小组代表回答。
        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问题"你们认为光对鼠妇的生活是否有影响呢?"学生们一起回答"有影响",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探究实验操作的步骤开始制定实验计划,教材虽然已经给出了实验步骤,但为了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计划制定的弊端,并最终确定最佳方案为:实验选取十只鼠妇,并分别将五只放入明亮和黑暗的环境当中做对照实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鼠妇的生活状态,一共近54,最终求出平均值。在学生们记录了相关的表格以后,哥哥小组都参与到结果的讨论当中,最终发现: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较大影响。接着老师提问"根据记录数据,同学们思考一下,鼠妇是喜欢生活在光处还是暗处呢?"学生举手回答"暗处"。此次实验结束。
        结束语:综上所述,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缺陷。基于此,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后及时的反思和改进,最终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凌峰.例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0(12):21-22.
        [2]赵东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110.
        [3]郑上洪.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析[J].试题与研究,2020(35):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