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兵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临平初级中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304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旨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这门课程不能采取常规的教学手段,否则无法实现课程价值。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体验式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活动;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与需求,构建相应的活动情境,用以呈现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和体验,并主动获取其中的知识和道理,进而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1.趣味化的导入活动
导入是一节课的初始环节,其目的是引出教学主题,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轻松的心态主动走进课堂,积极展开探究活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惯于开门见山,或者渗透与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游戏进行导入,实际上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创设趣味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感染和带领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得到独特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理解本节课主题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时,笔者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短片,其中包括“廉颇蔺相如刎颈之交”、“伯牙鼓琴”等古代故事,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短片所表达的主题。学生很容易得出“友情”这一答案,于是,笔者组织一个小型故事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友谊的故事,或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听故事还是讲故事,学生都能得到较为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之后,笔者再导入本节课题目,学生则积极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这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开了良好开端。
2.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初中生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最厌恶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体验式教学应尽量避免活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以免学生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热情。并且,初中道德与法治涵盖了国情、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相应的,课堂活动也要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活动,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时,鉴于学生之间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不同,对生命的理解自然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举办辩论会活动,让学生分别以“生命可以永恒”和“生命不能永恒”为观点,分成两组展开辩论。在辩论时,学生必定要深度思考、合理表达,这也是一个体验生命真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主题思想的理解。
而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比如某中学生被父母强制辍学打工;某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受到法律制裁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关经历排演话剧,通过话剧来说明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活动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保持新鲜感,同时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和道理的理解。
3.生活化的课后活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让学生真正改变和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加强实践,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验式活动不能局限在课堂上,更要走出教室,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此,作为教师,在讲完一节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活动,但要注意,活动形式要切实可行,保证学生的安全;其次,活动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使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活动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一课之后,笔者先让学生讨论:服务社会的意义是什么?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因为没有相关经历,只能简单谈谈看法。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提出一些主意,比如:为贫困山区儿童捐助物质;给养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清理公园里难以处理的垃圾等等。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结组,利用周末时间做一件服务社会的事情。在活动结束后,笔者再次提出问题:“服务社会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给出更真诚的答案,比如:传递爱心;实现个人的价值;让社会更美好等等。从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提高其道德修养。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并产生情感共鸣,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可和掌握,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为,毛建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活动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3):23-25.
[2]李群.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