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长江
湖南省龙山县石牌镇初级中学
摘要:计算机技术是当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这是当代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部分教学重点转移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层面上。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足,这便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使之能够为学生设计更科学的教学计划,并综合提升其知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已基本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训练,同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思维,从而有效分析问题根本,掌握主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
1当前计算机信息教育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忽略初中生的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主要来基于教科书内容开展教学,但作为实践性的教学科目,它不能够单纯依赖教科书的理论指导,而应在教学期间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实践作用。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严重缺乏教学创造力,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完成了知识转移的过程,却不能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有很多老师只是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总结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限制了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学习地位的肯定,因而造成了教师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1.2被动式教学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过程中,仅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方法,进行监督机械的教学内容讲解。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激活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但是这样的教学策略应用相对严格和刻板,难以起到科学有效的教学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只能以教师的演示文稿为主要学习内容,这样被动接受的教育不利于学生们的进步发展。
1.3教学速度过快限制学生知识记忆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教学过程,并且为初中生展示大量的信息化知识内容。但是,因为学生们的实际学习内容量较大,同时学生实际学习时间紧迫,因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准备不会非常系统和充分。这便造成了教师教学期间,显示课件的速度将非常快,从而导致初中生短时间内便可获得很多视觉信息。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无法记录关键知识,而且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解。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技术层面的教学问题。
1.4夸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在现代化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用作辅助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型,弥补传统教学策略的不足和漏洞,从而有效激活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会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分夸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只是机械性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使之失去原有的教学灵活度。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精巧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是正确使用整个教学方法进行知识阐述和讲解。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有效服务于教学内容,而且还必须从整体上展现其教学特征,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其中知识细节。因此,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机械地使用信息技术课件进行教学。
所以,教师不能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教法,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策略缺乏效率,会忽视初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完整性,并且会对初中生的相关知识理解产生不利影响。
2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2.1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学习
教师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就必须改善当前的教学策略和内容。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可以发现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现状,这个过程中需要师生合作,构建高质量的和谐课堂。只有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要,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和内容,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解水平。同时,学生需要密切配合教师的知识讲解过程,不断深化自身的知识理解,从而切实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本转换”知识的教学分析使,可以选择将教学时间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前十分钟可以安排为学生讲基础理论性知识。而后,十五分钟安排学生进行示范练习。此外,接下来的十五分钟时间,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演练,使之不断强化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最后的五分钟,则需要学生们同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信息交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问题解惑,从而切实深化学生们的知识理解。
2.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计算机教学过程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呈现独特的声音图像内容,从而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技术教学,则可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清晰的图片和单一的教材内容对比,前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吸引其课堂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该课程的一些繁琐而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可能由教师在短时间内进行口头叙述。但是通过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知识的细节,并将该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2.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探索性教学策略,使之为学生们讲授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行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度,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教师应用小组合作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同时将学生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有机的合作学习整体。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形成互补的状态,使学生们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全面。
2.4将智力游戏引入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期间,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性,将智力游戏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毕竟,教师需要找到适合的教学切入点。所以,教授采用可视化的游戏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其中细节。
例如,在训练学生打字准确性和打字速度时,教师可以介绍金山打字游戏,以锻炼学生的盲打速度和准确性,使之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键盘位置的熟悉程度。此外,教师为学生们制定相关教学任务期间,可以将游戏体验时间计入奖励中,以此奖励那些高效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学生,使之有效增强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质量。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们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全面。因此,教师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层面的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以有效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的教学和评价,使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蓝浩.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17,33(12):169-170.
[2]杨晓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生活化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7(12):78.
[3]姬伟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