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娇
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进行学习,将美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主题开展过程,幼儿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美术素养得到提升,综合能力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学习方式;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发展;
正文: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一个综合体,提倡领域间相互渗透,把学习、游戏、生活相互融合链接起来,美术活动便是这个综合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还不能掌握和使用文字。所以,美术元素中的形象、图形、符号等便成为幼儿表达表现的最好的书面语言。美术在主题活动中成为一种尤其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每个幼儿与大自然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要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身边的大自然,踏着春的足迹,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闻着春的花草香,把诗意的春天里写入“画”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一:春天来啦!
午餐后带孩子们散步,经过小茶园。“老师,我发现茶树上多了很多的浅浅的绿色的叶子!”铭铭的小手指向茶园,小朋友们都停下脚步,顺着茶园方向看。“我知道,是茶树的新芽!周末的时候我爸爸带我去茶山,我也发现了很多!”月儿激动的回应。“因为春天来了呗!”睿睿淡定的说。“对的,春天来了,茶树发新芽了!春天不仅在茶树的新芽里,春天还有可能在哪里呢?”我激发孩子们对寻找春天的兴趣。“在儿童乐园!我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儿童乐园变绿了很多。”“儿童乐园像一个绿色王国!”“还有很多小花!”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那我们下午就去儿童乐园找找看,春天在哪里!”?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感知、发现春天的信息。
春天来了,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视觉信息。散步过程中幼儿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对春天产生了强烈的观察兴趣。儿童乐园是身边的大自然,平常孩子们就十分喜欢在儿童乐园游戏的时光。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当向它领教,向它探讨。”春天的儿童乐园,葱郁的大树、嫩绿的小草、松软的泥土、娇艳的花朵、悦耳的虫鸣声...好一派春天的光景。去儿童乐园寻找春天,最是适合不过了。
活动二:你好,春天!
下午的时间,孩子们便前往儿童乐园赴一场和春天的约会。孩子们如“脱缰的野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小手摸......在小山坡,我和孩子们围在一起,围绕“你找到春天了吗?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开始谈话。
“春天在刚长出的果子里,我看见树干上,长出了小木耳~”“春天来了,小虫子们都醒了,我们在轮胎下面,发现了很多小虫子!“木槿树长出了超级多的新叶子!”“桔子树有很多白色的小花,樱花树粉色的花瓣掉在草地上,我们还去捡了呢!”“我觉得春天吹来的风是轻轻的、甜甜的。”
孩子们在茶园里、草丛中、枝头上寻找“植物”的春天;在轮胎下、树根处,墙角边和春天的“动物”逗趣;在草地上、小山坡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孩子们在与春天的亲密接触中,在探索发现春天的过程中,欣赏到春日旖旎风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到春天的美好景象。他们奔跑着、跳跃着,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活力与生命力!
活动三:春天,我喜欢你!
幼儿的美术表现建立在丰富的感知体验上。春天的每一抹色彩、每一帧画面,孩子们亲身感受过,亲自体验过,在活动二,孩子们对春天进行过充分感受与欣赏,我继续引导孩子把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和以往在教室里开展美术活动不同,这次我们把创作放在儿童乐园进行,孩子们为此兴奋不已。
1.创意手工:春姑娘
准备材料:画纸、记号笔、双面胶、胶棒、剪刀、小托盘。
孩子们两两合作,带上托盘,在儿童乐园各处收集掉落的树叶、花瓣。满载而归后,开始创作:先用记号笔勾勒出春姑娘的身体轮廓,
再通过撕、剪、粘贴、组合的方式用树叶和花瓣设计春姑娘的发型和衣裳。孩子们创作的春姑娘虽不相同,但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春姑娘形象的表达是“漂亮”,粉粉的桃花瓣在长头发上或者在裙子的装饰里,每一片树叶选了又选...这些细微之处,都可体现孩子们对春天“美”的感受。
2.写生:春天里的儿童乐园
准备材料:画架、画板、颜料、小水桶
鉴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此次的写生活动要求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春天里的儿童乐园”的感受进行创作,在过程中,指导孩子们色彩的运用,以及简单的构图。写生对象可以是长出新叶的大树,可以是春天里的小木屋,也可以是整个绿色的儿童乐园...虽然,最后呈现的作品形象和构图显得稚嫩,但春天里的儿童乐园已经跃然纸上、令人神往了。
3.主题画:我喜欢的春天
准备材料:画册、记号笔、颜料、油画棒
虽说绿色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新出的嫩芽是春天的“标配”,但每个孩子感受到的、看到的,喜欢的春天是不一样的。孩子们作品的创造和表现正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上,“我以我手画我心”,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品才会有生命。因为孩子们对春天已经有了丰富的感受和具体的视觉映像,活动的重点便是引导孩子如何运用已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随着主题的深入,孩子们画册上的作品,从儿童乐园的春天扩展到茶山上的春天、武夷山的春天,从大自然的春天延伸生活中的春天......每一本春天画册,记录着每一个孩子对春天的喜欢。最后,我们把画册挂在走廊,彼此分享!
如今,美术活动不再只是单纯的模仿和技能训练,而是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探索思考、合作分享、表达表现等方式,获得经验。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们把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贯穿主题开展过程,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审美能力、创作技巧、表达表现能力等美术素养得到提升,乐于探索、善于发现、动脑动手、合作分享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对主题活动的开展起到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春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孩子们如花朵般,在自然生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美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运用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G].许石慧.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