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与服装设计实训项目融合教学研究--以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张蕾
[导读] 实训项目融合教学是对单一、标准化的学科教育的教育弥补
        张蕾
        (肇庆市农业学校 广东 肇庆 526070)
        摘要:实训项目融合教学是对单一、标准化的学科教育的教育弥补,实训项目融合构建真实情景,以相同的项目,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实训项目的方式,完成实训及项目展示等内容。达到教学实训资源的整合、学生知识的动态融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实训的目的。
关键字: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实训项目;融合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平面设计与服装设计实训融合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19YQJK494
作者介绍:张蕾(1980年-)女,江西龙南人,设计艺术学硕士,肇庆市农业学校美术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融合教学研究是经济发展趋势下对单一、标准化的学科教育,人为设计的纯粹的教学环境应对不足提出的教学观点,融合教学强调构建真实情境、角色迁移、实践体验、协作互助、主动学习。融合教育在融合路径和课程实施上,多以渗透、整合和综合三种方式进行融合。[1]
        新时代的知识呈现出现关联性、开放性、动态性、共享性等特点。知识的边界变得模糊且动态,教育更加强调对知识的构建性、整体性、创造性的运用。
        该课题,通过平面专业与服装专业实训课程的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达到共建、共享的教育新模式。以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一、实训项目融合教学研究
        以旗袍项目为题,对两个专业进行实训项目融合教学。平面设计专业利用插画、品牌策划、摄影、包装设计等专业技术,与服装专业合作,与服装设计、服装纸样、服装制衣课程实训内容结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起完成实训项目。
        1.以相同的立意点,引导学生构建相同的项目内容。
        两个专业均以旗袍为题,进行创意构思,平面专业由旗袍产品为立足点,构建旗袍故事,确定旗袍产品品牌定位。服装专业以旗袍为题,创作手绘产品设计稿。两专业设计风格分别定位为现代旗袍、传统旗袍、二次元旗袍三大类,并将两专业创意点相近的两组进行项目实训对接。
        服装专业学生根据对接平面专业学生的品牌故事创作旗袍手绘设计稿、选料、定样。平面专业学生根据对接服装专业小组绘制的手绘服装效果图为其产品创作品牌插画、品牌标志等品牌宣传物料。
        2.以相同的项目促进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
        因立意点相同,两专业融合协作小组能很好的对设计产品进行对接,同时在对接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策略沟通,两实训项目对接小组要分别对对方小组的创意进行沟通、理解。如品牌插画的创作要与服装效果图结合,服装的设计要结合品牌故事定位。这样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主动性、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3.以不同的展示方法,完成项目融合教学成果展示。
        服装专业的学生完成服装的制作,配好模特发饰妆容由平面专业的学生在摄影棚拍出来服装人物照片,并修图完成服装产品照。平面专业的学生完成服装品牌的标志、画册、海报宣传物料设计,并将宣传物料制作出实物。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服装产品将以品牌设计产品的形式,以服装走秀、产品介绍展览、网络评选的形式完成教学成果展示效果。两个专业合作完成的设计项目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多维度的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二、实训项目融合教学反思
        1.学科融合不是大杂烩,而是有主次、有主导的融合。
        当一门学科作为工具融入另一门学科时,就确立了主干学科和辅助性学科的地位。当两门或多门学科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融合时,就确立了以主题为主导的融合方式。当完全取消学科界限,以“主题-概念-活动”的模式开展超学科探究[2]。以广告设计实训与服装设计实训的融合项目—旗袍为例:是以服装设计实训内容为产品主导,引导广告设计实训的进行。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实训内容。广告设计实训项目的每个阶段,都会与服装专业的实训产生不同的学科融合点,两个专业的任课老师要及时安排、引导学生进行学科融合交流。

        2.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动态发展,能够突破学科原本固化的知识体系,走向丰富多元。
        在学习沟通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机构呈现动态发展,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但了解了其它专业学生的专业情况,及学习内容。还在沟通、思维碰撞中了解了更多的专业知识,突破了学科原有固化的知识概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也让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多元丰富。增进目标学习的有效性。
        3. 统整学校各专业教学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成长提供高品质的学科融合教学。
        学生在中职的学习,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手段。实训资源也成为了发展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条件[3]。整合实训资源,进行跨学科实训项目融合教学,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发展专业实训内容,提高单个课程实训开出率。
        学科融合实训,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界限,需各类学科共同培养。各学科融合教学,在实训项目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坚持不懈、深入钻研、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品质,这将对传统学科教学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对教师素养、专业课程设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时代,知识的边界变得模糊且动态,教育更加强调对知识的构建性、整体性、创造性的运用。因此,我们希望借助实训项目融合教学的形式,统整学校各专业实训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突破学科教学与职业素养的融合瓶颈,突破实训资源限制的瓶颈,为学生成长提供高品质的实训教育。
        参考文献:
[1]. 殷群. 学科融合教育:智能时代育人方式新样态. [J]上海. 上海教育科研2021 年第1 期.
[2]Beane J A.课程统整[M].单文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44.
[3].李鹤.关于高校实施夏季学期与实习实践项目建设的思考. [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