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一缕阳光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马梅英
[导读] 无物自然无心,花开才能见色
        马梅英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中学,青海 西宁 811601)
        无物自然无心,花开才能见色。好在近一年的等待中,终究有心的人最终想说一下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或触动、或感恩,生命终于发现智慧,在生存之外知道了活着的意义。
        这已经是不小的收获,尽管代沟让我们无从做更多的交流。那就尽量让他们多走自己的路,不要在深雪犬吠的夜晚去敲柴门,在城外原野的树枝上惊起无端的寒鸦,终会坚信,许多年后,他们对眼中的河山会有新意。
        既然失去就无法挽回,那就给予东坡一样的诠释,让生命像飞鸿一样在泥地上留一些指爪,时时翻新看成记忆。
        阳光是温暖的、开放的,这就是为阳光课堂找准的定位。
        一、把教师的“两带进”作为一个教育教学行为指标,即把微笑带进课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可以转达善意、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因此,老师要做一名微笑天使,用微笑来激发学生的自我信任感,使学生在独特感受、体验、理解中激活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并萌发学习和创造的美丽想象,点燃学习自信心;同时,课堂是学习科学文化的主阵地,要引导学生有“问题意识”。因为缺少问题的课堂是无效的也是空泛的。把问题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以“生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和探究。我们把积极、自信作为学生学习的指标,努力打造生本课堂,为自主合作探究提供适合生长的阳光和土壤。
        二、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实现角色翻转,改变课堂教与学方式。如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每次的专家引领都成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推动力。教师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为抓手,从“讲”的位置上撤下来,克服自己的“教学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培养中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中心。每位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道路上,都努力蹲下身子,放慢步子,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同伴、朋友,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到差异,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积极、自信”,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教导处还针对新的课堂模式改进了评价方案,增强了引导性与评价的针对性。
        三、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还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时空翻转,打造阳光课堂。


        1、利用交互式智慧教学平台系统进行高效教学。到2018年年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校初步建成一个集智能管理、交互教学、联机测试、远程教育、自动评估、资料查询为一体的多方位智慧教育平台系统。交互型智慧教学平台则成为学生、老师、家长的联系枢纽中心。
        2.构建以“先学、交流、提升”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全通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微课程推送,让学生通过评测端、手机端等课前先学。将微课堂、名师课堂、导学案(包括问题探讨、问题自检、问题小结)提前一天
        让学生走上自学的“快车道”。让科技使我们的课堂焕然一新,趣味盎然。接下来的很久一段时间,心中还真只有茫然。
        与十几年前相比,如今高中生的所做、所思、所想已大相径庭,不是一定非要今是而昨非,优越的条件、物化的思潮更让现在他们在无所适从中更快地失去着人生奋斗的方向,思想的变异已绝非能用年龄的差距简单断代。
        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现在人渲染,传道、授业、解惑已近乎高大上,教师只是与世间千般诸业一样的职业,操守即是注脚,授人以渔,指人以路,树旁枝以正,仅此而已。
        而已就已很复杂,关键因素是面对的是一群人,一群年龄虽无大别、面容和想法甚至拥有知识量却千差万别的人,在不等量中去齐观,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在陷入假命题的陷阱中追求真相。
        千唤万呼中等待可造之才,注定职业内涵的本身就是坚持。
        这就是还可以有这篇论文的理由。
        如我们般环境中的学生,注定现在还无法成为作家,但还是可以努力记录对学习,对人生,对社会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思维无法延展,篇幅就无从延长,甚至还有语法错误,但多半来自于生活,所以感觉还算朴实。语句还不是太优美,笔触比较稚嫩,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的是真诚与善良。因为向往人世间美好,在生活中懂得投入情感,在错误中懂得了静心思考,故而总能读出成长与梦想的交相精彩!
        这让我们知道青春懵懂中的生命可以用心去美丽。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背后总会有许许多多故事。与心交流,与文同行,不离不弃,曾经也能回味无穷……
        同时也希望有感人的美文如阳光的灿烂,可以温暖更多的人学会成长,在精彩的描述和美妙的想象中,认识别人,成就自设的梦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