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改与提升高考能力的反思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刘婷玉
[导读] 高中学生正位于人生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倍感压力
        刘婷玉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邮编130000
        摘要:高中学生正位于人生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倍感压力。生物教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逻辑性等相关特点,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相对容易理解。高考大纲对于生物部分要求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等相关综合能力,让同学们逐渐适应高考需求。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对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高考能力进行反思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高考能力
        引言
        在新课改的改革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教师也要求的越来越严格,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对于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认知,自己处于领导地位,而学生才应该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指引学生调整自己学习生物的状态和情绪,这样才能全面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此适应高考的能力需求。
        一、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被动学习
        由于生物课堂的实验性较强,一些生物理论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相关知识点,但目前的生物课堂,给予同学进行实验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都认为在高中阶段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不会留给同学空余的时间去做相应的实验。另外,学生没有亲身时间而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样会让他们对于生物知识逐渐丧失兴趣,从而降低生物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无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多数同学认为生物知识难以理解,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必要的联系。再加上生物教材涉及到的知识点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比较杂乱。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掌握有效的方法对于学习过的生物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从而无法达到高考对于生物知识的各种标准。除此之外,教师只是让学生对于一些重难点生物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并没有让他们学会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对这类的练习题理解并不彻底,最后只能通过强行记忆将知识点背诵下来,这样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样也会阻碍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没有额外的拓展知识
        生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基础,但教师不能知识局限于对于教材的讲解,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讲解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他们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点已经理解透彻,甚至不需要教师在反复的对其讲解。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额外的拓展,让同学们的生物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另外,部分教师还会为同学们设置相应的生物习题课,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再加上教师毫无规律和兴趣的讲解,会让其对于生物这门学科丧失兴趣,这样并不利于提升生物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二、提升学生高考能力的措施及方法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同学都喜欢接收新的知识,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旧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让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还应该让他们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经验,将重难点知识进行提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1]。以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为例(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给出学生问题并让他们自行阅读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和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就为了解答这个题目而进行思考,但往往通过这道题的解读会渐渐的忘记自己的解题思路或参考方式,长此以往,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就会被题目所束缚,他们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从解题中得到相应的经验和感悟。

这样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3)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能力下降,从而减少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通过提问的方式给予同学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让其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效果。
        (二)掌握相关学习规律和方法
        通过学生的错题,可以帮助学生记录自己没有学会的一些生物知识点。所以,教师在上课或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错题或者相关的生物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错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相应的解题规律。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定期掌握整理自己的错题:(1)要求学会归纳和总结同一类型的错题,并从中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二次记忆。(2)要求总结出自己错题的原因并进行课后反思。这样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通过定期的回复复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高考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现阶段适应高考的节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的热情。
        (三)进行额外的拓展训练
        学生面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他们更易于接受教师进行额外的拓展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于相关生物知识点的记忆,从额外的拓展训练中获取相应的基础知识点[2]。以解析《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例(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解环境保护的几项措施:(1)自然保护:十大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为主要目标)。(2)环境污染的检测和防治(建立环境污染检测机构,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这样不仅能打开学生的生物知识面,还能将教材以外的知识点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模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之间的适应了高考的要求和标准。
        (四)提供生物实验机会
        由于生物知识的实验性较强,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参与生物实验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验中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点。还能让他们通过实验掌握实验原理和步骤,经过长时间的时间积累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3]。以解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实验室,让其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以下几种细胞进行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记录:(1)叶绿体(2)线粒体(3)内质网(4)核糖体(5)高尔基体,通过学生的反复观察和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2)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3)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4)核糖体是无膜结构(5)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这样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灵活的变通相应知识点,通过自己实践发现生物知识魅力所在。从而也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才是新课改背景下生物高考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随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高考的节奏和需求。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反思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找寻相关的规律并且学会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另外,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生物知识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和学生共同努力提升课堂质量,有效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16.
        [2]张泉生.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43.
        [3]刘国平.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复习教学策略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