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之情商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梁彦华
[导读] 情商是一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梁彦华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杏联初级中学 广东 佛山 528325
        内容摘要:情商是一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随着社会的飞快发展,对人的情商要求更高,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商教育也越显重要。因而一定得让教师和学生明白情商培养意义,然后不断地优化情商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商教育、初中思想品德、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带来的是社会薄弱群体——青少年所接触的社会是复杂的,面对的社会影响是复杂多样的。许多事实证明智商高的人未必就能正确和坚强地面对社会的复杂变化。所以新课程改革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而身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担当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除了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更应注重情商教育,让学生健康地学习、健康地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一、什么是情商教育?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教育要真正培养人必须重视智力因素发展也要重视情商发展。那到底什么是情商?
        心理学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关注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情商的培养,甚至把情商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这样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心态积极乐观、有着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人交往和合作的合格人才。把这个理念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当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商教育。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商教育的现状及其必要性
        尽管整个教育系统都在响应新课程改革,但考试制度一天不改变,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存在。青少年的情商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亟需重视的内容。
(一)情商教育使学生在竞争型社会中健康生存
        当今社会竞无处不在,学生要想在社会生存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健全的人格,善于与同事、领导等人交往和合作才能使他人愿意与他们一起工作,才能从中发现他们的优点才有可能被赏析;还应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同学们遇到挫折时遇到不如意时,必得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激励自己前进,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来;还应能在竞争型的社会中有着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取得优胜。这些素质就得靠情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竞争型的社会中健康、优胜地生存着。
(二)情商教育使学生、家庭和教师幸福快乐
    复杂多变、压力大的社会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但教育和家庭绝不会放弃学生放弃他们的孩子,只有当学生和孩子能通过接受情商教育使他们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在学校尊敬师长,认真学习能让教师们教育更有效果,我们的教师自然会幸福快乐;在家里孝顺父母,不让家人担心他们的学习,努力让自己成才,那么我们的家长也会幸福快乐。
(三)情商教育使学生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情商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心态积极乐观、有着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又善于与人交往和合作的合格人才。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社会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如果我们接班人高智商高情商那么社会经济从而也会在他们手上不断地前进,同时也不会出现犯罪或轻生等等的事发生,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是健康地发展。
        三、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商教育效率的几点建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商教育要想更有效果,主要从教师、家庭、学生三方面进行。
        (一)情怀,为师育情之源
        第一,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心灵,做个有爱心的教育者,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做个让学生又敬又爱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曾说当好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教师会爱上这些孩子们,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传授知识和技能给他们,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从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当教师爱他的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的感情,才会使学生在教师身上感受到情感,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情商教育。
        老师爱他的学生给予他们自信,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商教育的基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教学观念的改变。把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教育放在课堂教学的同等位置,重视营造课堂的情感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能只是知识的交流更应是情感的交流,只有通过情感的交流,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把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第三,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学生就会及时地了解到社会的要求和社会的变化。在课堂中不断地接触到社会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从中也明白如何才能使社会接受。只有智力与非智力兼备的人才能在社会生存,也就是说只有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积极的态度才能面对社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二)自省,学生情感丰富之本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现状和社会要求,要知道培养自己的情商,努力使自己在社会中生存。明白情商的重要性,从而努力地去培养自己的情商,乐于认识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学会与别人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学习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在竞争大、压力大的社会得以生存。
        其次,积极参与课堂,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尽管教师课堂宗旨是很明确去培养学生的情商,教师也非常优秀,但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不热爱课堂,不主动学习,那么始终也不能从课堂在培养到情商,学习到知识。
        最后,多参加社会实践,让自己提早认识社会。实践出真知,只有投入到社会中才能真正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所需,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点子培养自己的情商和智商,让学生能有所收获。
        (三)家风,滋润孩子情商的沃土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感情丰富的家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来迎接学习和社会生活。
        其次,改变重知识,轻情商培养的观念。只有观念的改变家长才会重视培养学生的情商,才会放胆让学生去做去体验,才能助力于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商教育。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让孩子多参与家庭活动,特别是家务劳动。劳动创在幸福,劳动创造快乐。家务劳动应该成为家长教育孩子、提高孩子情商的重要课堂。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的人物都具有高情商,所以承担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道德与法治课必须重视情商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商教育还在不断地完善中,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情商教育,把情商教育溶入到课堂教学中,从初中生活开始不断提高学生的情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M]. 漓江出版社, 2007.
        [2]黑柳彻子, 赵玉皎, 妥金录. 窗边的小豆豆[J]. 江苏教育, 2016(63).
        [3]辛兆宁. 也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商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月刊, 2011(9):38-38.
        [4]邓瑛.视“情商”教育,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清远日报
        [5]吴琦《情商教育》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年: 2007-1页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