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容
(宁乡市春城中学 湖南 长沙 410600)
【背景】近年来未成年人不良品德问题屡上新闻热搜,小的问题有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干扰他人问题,大的问题大到违法犯罪的问题。这些本应该是小天使的未成年人仿佛一个个化身为恶魔。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这些本该纯洁善良的未成年形成不良品德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对未成年人不良品德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针对性矫正未成年人的品德问题,让未成年人可以健康成长,成长为一个品德端正的人。
【案例】小方是一个初一的男生,他的父母都在外地发展,小方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心疼他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对他很是宠溺,小方有什么要求,爷爷奶奶都是尽力满足,所以他看到别人的东西就一定要,开始时只是缠着家里人要买,渐渐地发展成为直接抢别人的东西,还在学校中拉帮结派,向同学勒索钱财用于上网,好几次打伤别人,都是他的父母从外地赶回来处理,父母想要惩罚小方,都被爷爷奶奶给拦住了。
小方这种情况,我知道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所以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只是向他要了他父母的电话,他给的很直接,这也让我感到很意外,一般坏学生是害怕老师要家长电话的,而他却没有,我也开玩笑似的问他“不怕我向你爸妈告状”,他说“他们又不管我,没什么大事他们不会管的”从这里我也知道了小方身上的问题,他是希望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才一次次犯错。从这之后,我与他父母联系,将小方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建议小方父母多关心小方,如每周至少一次电话,电话内容不限。这样小方果然不再主动惹事,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教育,小方的行为也越来越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
【感触和分析】从小方的行为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是有成因的,只要找到症结所在,就可以针对性矫正未成年人的品德问题,让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就是邪恶的,他们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形成这种不良的品行,找出导致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矫正他们的不良品行。
一、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形成因素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家庭是未成年人来到这个世界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往往是最大,很多孩子的不良品德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1]。家庭造成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首先,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甚至有些家庭是4-2-1结构,家里四个老人再加上父母都宠着一个孩子,全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是要风得风在离开家庭的时候,他们的习惯已经形成,要求所有人都听自己,他们也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其次,对孩子的忽视,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所以导致了对孩子的忽视,有部分的孩子选择通过闯祸来吸引了父母的注意,这样形成习惯之后让有孩子形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习惯,也是一种不良品德表现;最后,家庭暴力,一些家庭内部存在着家庭暴力行为,这些家庭暴力不一定施加在未成年人身上,但是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创伤,其中一部分的未成年人也会对慢慢形成暴力倾向。无论是哪种家庭教育问题,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成为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主要成因。
(二)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除了家之外,学校是未成年人最常待的地方,同样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形成也与学校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很多的学校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给学生造成了的较大学习压力,而且学校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所以才会导致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恶化,并且做出相应的违法道德法律行为。
(三)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社会,他们会从网络上了解社会,而在网络上鱼龙混杂,很多负能量的内容也通过网络影响着未成年人,包括网络上的一些攀比之风等,都过早地暴露在未成年人面前。在未成年人三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对未成年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2],让未成年人的心理和道德都造成了影响,而在这些负能量内容的影响下,导致了未成年人不良品德问题。
二、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矫正对策
由于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内在因素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矫正的时候,主要从外在环境因素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进行矫正,具体如下:
(一)完善家庭教育环境
前面提到过,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因此要想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首先应该从家庭教育环境出发,完善家庭教育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身心加纳看过你成长的摇篮。
1、纠正家长教育理念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就可以了,而孩子的教育问题则是交给学校,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完善家庭教育环境的时候,首先应该纠正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让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完善家庭教育,让未成年人可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2、给未成年人合适的家庭关爱
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关爱,但是关爱并不等于溺爱,家长应该知道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家长不仅需要给孩子生活上的关爱,还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付出爱,教会孩子明事理,懂礼貌。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这才是真正地对孩子好。
(二)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百育德为首,学校最重要责任就是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不仅需要教授学生们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们做人的道理[3],这样就是德育教育,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这样部分未成年人的不良品德也会被矫正。
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印象,而在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他们也道德修养也会难以提升,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未成年人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三)加强社会管理
1、加强现实社会治理
未成年人虽然大部分的时间处在家庭和学校中,但是学校和家庭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未成年人也是会与社会相接触,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会对未成年人的品德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在矫正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社会治理,减少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2、重视网络管理
现在网络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全面普及,未成年人从小开始接触网络,网络中的很多负能量内容会对未成年人的品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强社会管理的时候,不仅需要对现实社会进行治理,同时也要重视网络管理,一方面,可以限制负能量内容的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分级制度,限制未成年人可以接受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网络生活更加和谐健康。这对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纠正有着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经过分析后,发现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的,内因主要在于未成年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问题,外因则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在矫正未成年人不良品德的时候,需要从外到内影响学生,同样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未成年一个和谐、有爱的教育环境,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达聪.浅析如何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J].明日,2019(19):5.
[2]陈璧珠.养成教育:提升未成年人道德素养[J].教育,2019(1):38.
[3]舒盖,依茹.浅析从认知失调的角度看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J].传播力研究,2019(1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