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魏涛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在的小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会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魏涛
        青岛钜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在的小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会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在生活中中国也会有很优越的物质享受。由于生活经历比较少,小学生的思维中对于劳动盖面,少之又少,这样的状态也是小学生身体素质渐渐降低的一方面原因。现在的教育侧重素质教育,教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讲解,让学生逐渐提升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现实价值

前言:劳动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不能忘记现在的社会是通过劳动和智慧换来的。劳动是现在小学生思想中最缺乏关注的一项品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要培养和提升的学习能力,要让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时期发挥其现实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新时代要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目前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部门逐渐对小学生劳动教育方面逐渐忽视,让很多学生没有对劳动产生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设立劳动课,都是把劳动课和社会实践还有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讲解,让很多学生对对劳动的概念理解的不够全面,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产生的偏差。很多学校对于劳动教学知识形式化的讲解,并没有深入对劳动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抑制了学生劳动素质和体能锻炼的机会。现在不仅学校没有对劳动有足够的重视,家庭教育也是一方面原因,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家长不仅在行为上没有对学生有足够的锻炼,通过语言和思想也对给学生灌输一些避免劳动的思想,这样很多小学生从小就逃避劳动,认为劳动不好,导致劳动能力越来越弱。现在很常见的社会现象,学生放学,很多家长停车排长队去接学生放学,让很多学生经历不到酷暑和严寒,关注不到沿街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让很多小学生从心理上会认为,这样才是最基本的生活,不知道用劳动的重要性。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时价值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思想
        很多小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习考试的科目上,没有足够的意识放在劳动的认知上,虽然现在使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中,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劳动思想的确立,学生的意识也会有明显的变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关于学生劳动教育的座谈研讨会,通过每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对目前教学时间上的安排,在结合劳动教学的内容,展开充分的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1]。帮助学生有效的接触劳动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有效展现劳动教育的意义。


        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学校就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有关劳动方面的图片和历史记录,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对劳动的关注,教师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对学生价格讲解关于图片上的劳动情境和社会背景,让学生学习劳动的美德和劳动的价值,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辛勤劳动换来的,包括现在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是长辈们不辞辛苦与的工作换来的,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二)培养学生学习实践提升意识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所以教育是育人之本,首先学校要在校园内定期宣传各种各样的劳动光荣的思想,引起学生注意,然后再组织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去参加,让劳动教育的热潮在小学燃起,通过不同形式的介绍和宣传让学生能在思想上对劳动认识变的更客观公正。学校也也要在教学课程上,一周或者半个月安排以此劳动课,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劳动概念和劳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对劳动产生正确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讲解,也可以通过一些手工课和室外劳动课,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从而也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
        比如,在植树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的山坡上去植树,通过劳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中学生会收获快乐和知识。教师可以在植树的过程中,讲解植树的方法和一些注意的常识,然后锻炼学生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劳动的切身感受。通过户外的锻炼,结束之后可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一些感受,身体上的或者思想上的,通过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深化培养
        小学生的教育一部分在学校,一部分在家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与加战过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能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理念,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学校里制定更符合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教学计划。现在的小学生在家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可能都不知道家务劳动是什么,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出好吃懒做的学生,所以与家庭沟通很重要[3]。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最后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对劳动的重视。
        比如,教师可以让家长在家,安排学生拖地、洗完、洗衣服等简单的教务劳动,让学生能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知道事情的主次关系,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对小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的付出,要两者相结合这样,不仅能事半功倍,还能让学生主动提升劳动意识,通过思想和行为上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现时价值。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层面的学识,还要在思想层面上给予学生系统的培养,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知,通过教师举得课例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教师安排的课程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教育是一个名词,教师首先要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入化的了解,才会对学生有更加客观的教育,通过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从心出发,用行动表达对劳动教育的尊重,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思帆,庞贞艾.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J].今日教育,2020(10):44-47.
[2]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9(35):43-45.
[3]杨浪浪,陈燕.基于“劳动最美”价值理念的学校劳动实践[J].劳动教育评论,2020(02):11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