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坤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提升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能力刻不容缓。早期的“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曾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当下如何有效地避免这些事件的重新上演,这就凸显了辅导员在预防和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校园危机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含义及其诱因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校园危机事件是由自然、人为或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由大学生起主导作用,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并且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事情称为校园危机事件。综合不同学者的见解,笔者认为校园危机事件是指无论何时发生在学校内部的,由不良诱因引起的,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二)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因素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情感、心理、人际交往、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等,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等,例如暴雨、洪灾、地震、重大流行性疾病等,可以通过学校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方案处理,在最短时间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二、辅导员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职责,是校园危机事件预防、处理、善后工作的主力军。如何稳妥地化解危机、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遏制不当言论的扩散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辅导员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7年教育部修订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应组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参与学校、院(系)危机事件工作预案制定和执行,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危机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后期应及时总结研究分析”。在校园危机事件解决过程中,高职院校辅导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升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在校园危机事件的预备预防阶段,辅导员要与学生多沟通
在校园危机事件的预备预防阶段中,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有效沟通机制直接影响着校园危机事件的有效预防。辅导员可以多渠道、多方面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是沟通方式的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使用自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辅导员要顺应趋势,通过QQ、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渠道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二是沟通内容的多样化。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说服式的教育难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爱好、家庭、理想、学习着手,真实地走进学生生活,建立良好的友谊。三是沟通主体的多样化。辅导员不应该只是盯着问题学生,而是要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其他同学,一方面要深入班干部群体,加强与班干部沟通;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来源,构建互信体系。
(二)在校园危机事件的反映处理阶段,辅导员要做到“四个一”
校园危机事件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发性”,及时干预是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的前提,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实施协调能力。
面对紧急的校园危机事件,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要具备人身安全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危机意识,筑牢预防大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园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等特点,这决定校园危机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此,高职院校要制定安全预案,超前预防,把校园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性,为建设平安校园创造良好环境。辅导员要结合自身工作习惯、学生性格特点以及校园危机事件的不同类型,以多主体和多“信息源”渠道为前提,按照“一事一案”的原则制定预防措施。其一,多主体指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到每一类型的学生,精准施策,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其二,多“信息源”渠道分普通渠道和特殊渠道。普通渠道指辅导员要通过自媒体平台(QQ、微信、微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参加社团等方面的内容;特殊渠道指辅导员在班级内部选择信得过的学生,保持单线联系,帮助自己监督班级内部的动态。辅导员只有提前得知某些信息,才能真正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增加实践演练,提升处事能力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实践是学习和探索中的一种途径,最终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实践。校园危机类型复杂,即使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辅导员也不能经历所有类型的校园危机事件。辅导员加强理论培训学习,可以巩固处理危机事件的理论基础;增强实践演练,可以提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能力,从而体现辅导员的才能和价值。高职院校应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允许辅导员参与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而辅导员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
(三)加强联动沟通,促进协调稳定
师生之间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对于处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重要,尤其是安全问题。当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辅导员的角色很多,包括组织者、处理者、善后者等,但是众多的角色都与“沟通”有关。校园危机事件至少需要五级的联动沟通,包括学生、辅导员、二级院系领导、学校领导、家长。辅导员作为沟通的“桥梁”,要做好每个环节的沟通和配合,及时准确地向领导汇报事态情况,用心地做好班级学生的解释工作,特别是要耐心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安抚工作,并把人文关怀、柔性处理、人性化贯穿始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化解过激的情绪,帮助解决问题。
(四)认真总结经验,提高防范意识
善后恢复是校园危机事件的最后一关,起着夯实基础的作用且可以反推制定出更加符合特点的安全预案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辅导员要善于总结校园危机事件中的教训、经验,找出事件的原因、薄弱环节、突破口,并要分门别类地收集其他校园危机案例,将事件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掌握校园危机事件一定的规律,举一反三,提升处事能力。通过及时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危机的类型,提高学生预防危机的意识。
总之,辅导员肩负着学生安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重要任务。大学生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复杂、多变、现实的社会环境,学校应该更加重视防范意识,让学生提升安全意识,保持警钟长鸣,做到防患于未然;辅导员则需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经验的交流,提升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贺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174.
[2]田川.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59-161.
[3]杨德森.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能力的对策探讨[J].教育管理,2018(539):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