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林
(广培小学;广东深圳,518110)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朱自强教授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儿童的心灵是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教育要做的事情就是“激活,给种子合适的阳光、水分、肥沃的土壤,把种子蕴藏的价值和资源作为它自身的成长动力。
郝广才先生对如何读绘本有一句很经典的阐述:“有‘用法’才能深入,有深入才知‘用心’。”
在疫情期间的网课学校中,带着班上的孩子们参加了全国百班千人的一期共读活动,共读的书目是《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这期共读时难忘的。在疫情中分隔时空异域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围绕着这本书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阅读感受,这将会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的回忆。在共读这本书时,我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解读的,一是可以开展预测的封面;二是会穿针引线的环衬;三是揭开故事序幕的扉页;四是精彩纷呈的内文;五是趣味横生的封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绘本的精彩解读中。
可以开展预测的封面
阅读是从封面开始的。封面是绘本的脸,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图画就是它的五官。封面的图像往往会介绍书中的角色,或提供内文的重要信息,故事的主旨也会隐含在里面,细心的读者能从封面解读到许多信息。读者可以从封面图像、书名的阅读展开预测,带着问题、带着期待进入阅读,促进内文阅读理解的形成。
在共读《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之前,我通过话题引导的方式带他们更好的走进这本书:①你阅读过哪些关于“爷爷”为主题的绘本故事呢?②你看过关于“熊”的动画片或阅读过相关的书吗?它在你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孩子们听到后都纷纷举起小手回答,孩子们依旧记得之前给他们讲过的绘本故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还有《小熊孵蛋》《倒霉熊》等。接着我让他们通过和新书一起合影,想一想,从封面中你读懂了什么?大胆猜想绘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环节引导他们慢慢地走进绘本。
孩子们初读绘本后进行了积极地发言,宋静怡说:“刚看到《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的封面,除了可以看到书名、文章作者、画图作者、译文作者和出版社外,从图画上还可以看到艾爷爷和大白熊,艾爷爷很爱大白熊,每天会帮它清洗,照顾它,和它玩耍。他们是最好的朋友。看完了这个绘本,静怡说艾爷爷和大白熊都是很幸运的,开始分别,最后又在一起了。”
赵紫涵说:“我觉得《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这本书应该是讲艾爷爷和北极熊一起在别人的屋顶上聊天,艾爷爷把自己家的东西拿到屋顶上去了他本来想在那里住,但是天天下雨。后来不下雨了,他天天去找北极熊玩游戏,又去聊天。”
接着又带着同学们仔细观察封面中的图片信息,思考:这只熊是白色的,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熊和老爷爷身形一大一小对比,可以表达什么呢?同学们都说出来自己的理由。拿到书后,孩子们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认真阅读,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幕感到很欣慰。
会穿针引线的环衬
环衬是连接封面和内文的衬纸,在内文后面,还有一张纸和封底粘连在一起。由于前后各一,就像蝴蝶的翅膀,被通称为“蝴蝶页”,也叫“环衬”。封面后的叫“前环衬”,封底前的叫“后环衬”。环衬的设计各不相同。有的单色,暗示书本情感的主基调。
《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的前环衬和后环衬很有意思,前后连起来共读,仔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很多秘密。当我问他们:你从这一页环衬中,看到了哪些景色呢?想一想你现在居住的地方,从屋顶上眺望,可以看见哪些风景呢?他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余兴昊说:“从屋顶上往外看,早上看到路上匆匆的行人来来往往,对面的面包店早早就开门做生意啦,白天和晚上前面那栋房子的烟囱时不时冒着烟,晚上还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方东来说:“绘本《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环衬页中看到了清澈的河流,太阳,树林,草地,高山,还有村庄。站在在自家屋顶上眺望,他看到了大山,楼房,茶田,还有行人。”郭承轩说:“绘本的环衬页看到很多高矮不同的房子、长长的大桥、一条小河和船只、五彩的天空、还有远处的翠绿的大山……那里风景好美呀。在我们家楼顶往外看,可以看到远处有高高的新建楼房,绿树和小山,高矮不同的房子。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莱地,那里也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近处看是一排绿绿葱葱的大树,下面是一个木头加工厂。”……孩子们还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往楼顶,拍了许多从屋顶上看向远方的景色。
揭开故事序幕的扉页
扉页也叫书名页,一般在环衬后面,和封面一样,它有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名称等信息。
有的扉页还会有简单的图像,有的图像会与封面一致,也有的会有所改变。扉页有“备用封面”之称,万一封面损毁,扉页也能提供书籍的基本信息。扉页有时有揭开内文序幕的作用,有时能提供重要的线索,呼应内文。扉页是故事的序幕,翻开扉页,意味着故事就要开始了。
当我们慢慢地翻开这本书的扉页,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并问他们有什么发现时?他们都用自己独有的细腻,发现了许多容易忽略的细节。
江锦豪说:“我发现了墙壁上过着艾爷爷和艾奶奶的合照,他的老伴可能去世了,不然她在这本书中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出现呢?还有艾爷爷的家里摆着两把椅子,可能是他很想艾奶奶,通过这样的方式怀念她吧!”肖婉欣说:“我发现艾爷爷家里的冰箱上贴着很多便签,这可能是艾奶娘以前写给他的,艾爷爷一直舍不得撕下来,他很想念自己的老伴。”余兴昊说:“我发现艾爷爷他吃得很少,就只有几片面包,可能是艾奶奶不在了,艾爷爷就连饭都吃不下了。”……听着孩子们观察画面后的解读,感到很欣慰。
精彩纷呈的内文
内文一般由10--20张内页组成,是绘本的核心,也是阅读的重点。我们可以从书中的构图、线条、色彩和细节等方面去进行解读。
认真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发现许多隐藏的精彩。当我们翻到一页,艾爷爷遇见屋顶熊时,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只有艾爷爷注意到了屋顶熊呢?从图中猜一猜艾爷爷的职业是什么?他们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看了《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P1-P2为什么别人没有注意到屋顶上的熊?建钢说是因为其他人的工作不需要到屋顶,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艾爷爷个勤劳和诚实的人,每天都坚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没有人去屋顶,但是他还是每天都坚持到屋顶上打扫干净,所以才发现了白熊。
看了《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P1-P2为什么别人没有注意到屋顶上的熊?雅惠觉得艾爷爷的职位是一名清洁工人,加上自己平时中午休息需要找一个地方安顿,刚好就碰到了新地方,新朋友,一起度过每一天。
看了《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P1-P2为什么别人没有注意到屋顶上的熊?余兴昊觉得其他人下了班也在忙,不知在忙什么,没有给自己一个悠闲的时光。
当我们翻到第六页是,我问他们:为什么第六页中他们在一起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而在第十五页中却没有描写所看到的风景了呢?
李悠然说世界再大,自己也只是冰山一角,世界再美好,自己也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所以就算看不到整个世界的样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已经看到了整个世界。图中重复出现城市烟囱,并在最后几页画出了农村烟囱,做出了鲜明的对比,农村空气好,环境好,重复出现城市道路情景,农村道路情景,对比之后,农村生活是艾爷爷向往的生活。重复出现艾爷爷做饭的情景,艾爷爷生活非常有规律。
在阅读即将接近尾声时,我提出了这样的思考:你留意过身边有孤独的老人吗?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他们真正用心思考自己所经历着的生活时,所思所想往往是很感动的。
李洋说我身边最孤单的人就是外公,因为外婆去年因病去世以后外公就一个人变得很孤单,他经常一个人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现在只有电视才能陪伴他,我们能做的就是经常打电话打视频跟他聊聊天,放假了就回去看他,多陪陪他。我晚上睡觉有一床小时候的睡袍,每天晚上要抱着睡,没有他半夜醒来都会哭,去到哪都要带着,因为我喜欢他的陪伴。
张亦冰说我身边最孤独的老人是太婆,她今年86岁了,因为眼睛看不见,腿脚又不方便,只能座着轮椅让人照顾她,哪也去不了,也看不到漂亮的风景,她太孤单了,我们经常给她打电话,但是她说什么我总是听不懂,每次回去我们都去陪她,但是我觉得要是有个会说重庆话的娃娃机器人天天陪着她,又能帮她按摩多好啊,这样她应该就不孤单了吧。
陪伴我最多的是妈妈和哥哥,妈妈很辛苦,要管我和哥哥的生活学习,做家务,爸爸虽然陪我少些,但是他也很辛苦,一有空也陪我们玩。有家人的感觉很幸福,快乐,我爱我的家。
丰富意味的封底
一本绘本,从封面、环衬、扉页、内文到封底,传递出该书完整的信息。封底就像最后那个圆满的句号。创作者和编辑在封底的设计上,也会有各种奇妙的构思,意味丰富。
当一本书的阅读即将到封底时,不是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而是意味着阅读新的开始。翻阅着《艾爷爷和屋顶上的熊》的封底,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画着两只小鸟,它们其中一只小鸟立在铺着一块小方巾的地上,另一只小鸟站在一个红色的小包上,它们互相对望着。旁边出现一句话,“你好呀,老朋友。”他对着大熊说。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意味。是的,食物是果腹的需要,陪伴是心灵的需要。
世界这么大,刚好遇见你。世界这么大,和你在一起。世界这么大,陪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