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蓝新法
[导读]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给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蓝新法
        福建省龙海市民族中学363106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给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加以转变,并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革新,以此来更好地达成新课标的要求。为此,笔者将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组织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 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但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意、志、情等方面的素养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期,写作的个体思维外在表现形式逐渐贯穿于整个写作流程中,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构思,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渗透写作结构,提高写作水平
        通常来讲,我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法的指导:(1)合理安排详写与略写。具体来讲,需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依据结构确定详略。文章的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部分要简略描写,铺垫不宜过长,只要把事件或者人的背景交代清楚就可以。第二,根据内容确定详略。在写作内容上,有些事件或者人物与文章的主题以及行文线索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景物、事件、人物等内容的描写中,要分清楚主次。第三,根据文体确定详略。在记叙文中,要将记叙的部分进行详写,对抒情和议论要略写。在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特点要详写,景物描写要略写,以免喧宾夺主;(2)过渡。过渡在文章中一般是一些衔接句,而在文章中的不同位置,过渡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第一,在开头处,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以此来对中心事件进行描写。在中间处,一般与过渡段衔接,会从一件事过渡到另外一件事。在结尾处,通常是从叙述到抒情、议论的过渡;(3)照应。在写作活动中,文章中的照应主要有首尾呼应、文中呼应、文题呼应等几种表现形式。最终,通过全面的讲解,逐渐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合理的结构组织方法。
二、注重平时素材积累
        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素材的使用会对文章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写作素材,主要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可以可见的、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的材料。只有合理使用写作素材,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而为了获取更加丰富和具有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加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写作素材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认真观察身边景物。景物描写是初中阶段一种十分重要的作文类型,所以学生应该对生活中人文景物、自然景物等不同的景物类型进行认真观察;第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社会时事以及热点事件通常与民生十分贴近,有利于展现社会现状。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察,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相关事件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第三,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同样是日常生活中进行素材积累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课外阅读中,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和借鉴文本中使用的写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素材使用的技巧。最终,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渐使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打下良好写作基础
        对于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学习而言,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作用,而学生在阅读中的方向性,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是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技巧时,需要注意方法的使用,使学生产生一种想要阅读的冲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世界中自由地徜徉,在阅读的同时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必要的勾勾画画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要学会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且在深有感悟的句子旁边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随时书写自己的感悟,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对阅读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见解,强化阅读时的感想。在课外阅读的书籍类别选择上,教师要严格指导,要把趣味和知识相结合,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对书籍的鉴赏能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贴合实际写作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不知如何下笔,这是语文写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此外,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切忌提出过多的要求,切忌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抵触写作,阻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自然景物”的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阅历有限,很少有学生有机会看到各种雄奇瑰丽的景色,导致很多学生脑子里没有东西可写,不知如何下笔。例如,选定为某类花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可以让学生课下注意观察,并作一定的观察记录,在实际观察中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方向,比如太阳花、百合花,这种花曾给你留下过哪些深刻的印象?又是如何给了你这样的印象?它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指导,相信学生会产生写作灵感,懂得如何下笔。
五、完善评价机制,给予学生写作信心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需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评改中进行文本的改进。需要指出的是,在作文评改中,应尽量避免完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作文的改进,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当中。如:在组织本班的写作教学时,我很少会用统一化的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而是会让学生进行互评。首先,我会给学生指出相关文本的基本写作思路,以供学生参考。然后,学生自愿结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对于同一篇文章,学生会听取多人的意见。最终,在不同观点的表达与交流中,逐渐使学生的文章得到了完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写作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实施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永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
        [2]姚述.浅谈初中语文的写作创新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2):314.
        [3]李静.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活动[J].散文百家(下),2019,(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