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荣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星中心小学363000
摘要:作为是小学语文学科中极其重要的一项环节,作文是综合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一门活动,落实小学语文中作文的教学,能够加强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推广的教学背景下,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小学教学的需要,面临着转型和优化的关键时期,因而 相关教师应针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全面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作文;现状与改进
作文的本质是作者自身内心情感和理性思维的充分交织,而写作实践的开展,可以透视学生的情感心理活动,把握学生语文学科能力掌握的具体情况,由此可知语文作文是一项极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语文作文课堂的充分重视,以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和课程情感的交流性为出发点,深化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全方位建构。文章在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针对小学习作课堂的改进策略。
一、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基于现代小学教育中新课改的逐步推广已经素质化教学新要求的提出,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水平和需求。因而,教师应在透彻分析当前作文课堂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对习作课堂的优化改革。首先,是部分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处于较为片面的状态,过分重视学生写作技巧,而忽视了在写作课程中的情感动向贯穿,针对写作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导向缺失,极大可能造成学生的作文过于生搬硬套、刻板生硬,缺少自己真情实感的体系,从而违背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初衷;其次,是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都相对枯燥单一,在趣味性和多元性方面的提升较为薄弱,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动,逐步脱离“快乐作文”的教学目标指向;最后,是教师在写作内容安排中,忽略对于生活实践的应用,但写作本身是源自于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而充分落实生活实践内容在小学写作课堂中的运用,将极大程度提升小学语文写作的实效性,同时深化学生对生活实践的思考与理解,发挥综合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探究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1、融合生活元素,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
语文写作是源自对于自身生活实践经验的总体概况和总结,因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生活实践中的写作元素,从生活化的角度开展语文写作的全面观察和深入剖析,在写作中积极融合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元素和对生活的深刻的思考,进而促进小学语文“回归生活”的基本教学理念。
比如,在教学《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生活观察“,让学生抓住生活中与自己接触较深且具备特点的人,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先记录其特点之处,而后通过语言组织将其串联成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在《习作:写日记》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身的生活实践进行阶段性记录,将有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记录,培育学生勤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开展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慧眼,同时还能够有助于培育学生探究生活的积极态度,借助生活实践的相关元素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延伸其文章内容的思维宽度和深度。
2、拓宽写作思维,落实多样性习作课堂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写作思维的培育和建构,避免传统“套题“、”套文“等教学现象的出现,而是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逐步树立语文写作的高阶思维,并采用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其写作思维。
比如,在写作课堂《习作:我来编童话》的授课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几篇优秀的童话小故事开启写作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听童话故事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故事类文章的整体写作脉络和特点,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想象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先将自己对于童话的想象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最后通过各个想象部分的组合,汇总成一篇完整的童话故事。
由此可见,教师应借助多样化的写作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切实提升其语文写作的高阶思维,强化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力、表达力和组织能力,广泛拓宽其写作思维的维度,还能利用多样化和趣味性的写作实践活动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的质量和水平。
3、深化情感交叠,践行情感化语文写作
情感内容的渗透同样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中是不可或缺的,情感本身就是作文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充分渗透情感化的写作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通感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唤醒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的真情实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的情感表达综合能力。
比如,在授课《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的时候,教师应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引导语,唤起学生对“游玩经历“的情感记忆,如“哪一件事让你最开心?”、“哪一个人令你印象深刻”,帮助学生还原过往情景,从而在情感记忆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写作实践,发挥情感在作文中的导向作用。
分析可知,践行情感化的语文写作实践活动,深化情感内容在学生写作中的相互交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文章中表现个人的真情实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情感的充分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情感宣泄空间,有利于其情绪的自我梳理和调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改进,是适应当前新课改全面推广的具体措施,符合现代素质化教学的新要求,对于学生语文作文综合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重要的保证。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更新其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融入情感内容和情景教学,促进学生在情感共融中开展写作实践,并拓展作文课堂的多元性和趣味性,落实“快乐作文”的目标导向,进而在增强学生课堂良好体验的同时,提升其小学语文写作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玉鹏.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21(04):44+198.
[2]葛正忠.激发兴趣,开辟渠道,培养个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6):64.
[3]汪莉.溶入“调味”,增加“活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