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方亮
[导读] 特殊教育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方亮
        (霍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 六安 237200)
        【摘要】特殊教育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而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特殊教育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结合特殊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中,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表达能力

        与普通学校的教育不同,特殊教育学校收治的学生大多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包括智力缺陷、语言缺陷、听力缺陷等。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难度更高,同时教学要求也会更高。与语文教学为例,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在这类学科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而针对特殊教育的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别人说的话,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融入到课堂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年龄小,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学生容易开小差,也很难真正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而对于特殊教育的学生来说,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下降[1]。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很多都没有真正去深入的了解特殊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而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在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加上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学习,教学质量随之受到影响。
2.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下针对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策略进行具体分析:1)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都喜欢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会比较沉闷, 加上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感会大大减弱,导致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思考[2]。

所以,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要真正认识到当前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并且主动去了解特殊儿童,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然后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表达氛围,并且将语文知识融入其中,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例如,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你画我猜”的游戏引入到课堂,首先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成语,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又分出比划的人和猜的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参与游戏的时候,由于游戏氛围良好,大部分学生都会更愿意去表达,同时比划的学生肢体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与提升。2)重视学生互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特殊教育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很多学生会比较内向,羞于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而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需要学生与他人之间积极的进行互动交流,所以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需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去互动交流,让学生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3]。而学生在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时候,学习氛围会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分享我最爱的书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其他同学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书籍的名字,为什么会喜欢等,而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能够完成情感传递,内心也更容易打开,同时其他学生与之互动交流,就更容易走出自己的世界,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很好的提升。3)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挖掘学生潜能。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这种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很难起到效果,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不同,这类学生往往心思更为敏感,对外界的感知也会更加清晰。所以教师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特点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学生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例如,针对一些比较自卑,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多去挖掘这类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多去鼓励他,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表达表达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学会怎么去跟别人沟通和交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互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等方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探究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9, 026(003):137.
[2]黄淑玲.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 新作文:教研, 2019, 036(007):1-1.
[3]陈星星.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下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 2018, 017(0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