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
摘要:阅读和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因此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目光放在了朗读教学上。但是,对于朗读教学的研究不多,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状况,然后总结了若干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低年级; 朗读教学
引言:
通过朗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小学生由于接触语文的时间不长,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比较多,影响了他们的朗读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认识到朗读教学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多样的朗读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一、当前朗读教学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朗读并未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目前对朗读教学的不重视,仍然是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这种情况还比较常见。每节课上,教师为朗读留出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再加上学生们对朗读的方法、技巧等不太熟悉,导致朗读的效率难以提高,自然就很难品味文章中的字词以及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提升,会对后续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很多生字生词还没有学习,字词的发音也不够标准,因此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应该以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为前提。但是,一些教师觉得朗读教学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纠正发音的过程,将朗读材料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段落,一段段去朗读和分析,导致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缺乏认知,也很难全面了解文章的情感。比较常见的就是在朗读时教师不停地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以及引导学生分辨一些比较难的生字生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显然,这样的朗读教学是徒有其表的。
(三)朗读教学缺乏多样性
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就会出现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将文章分析完后,才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朗读。此时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经基本了解了,朗读的过程更像是在走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们对这种缺乏新意的教学方式不再有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降低了。虽然教师偶尔也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个别学生朗读,但此时只是起到示范作用,更多的是让其他学生关注他的字词是不是读对了,却没有让学生去体会朗读中所蕴含的情感。
(四)没有针对性的朗读评价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朗读效果的评价。但是目前的评价不够清晰,常见的评语就是“读的不错”、“很流利”等,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价难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中存在的缺点,朗读能力也就很难提高了。
二、强化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语文基础是朗读能力的前提
语文基础薄弱是导致朗读能力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打好基础应该是朗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该从生字生词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只有这样,在朗读时才不会因为不会生字生词而导致发音不准确或者中断。学生理解了生字生词的含义,发音也比较准确了,在朗读时就会更加如鱼得水。从一个个短句子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稍高的长句子,并让学生学会融入感情,适当停顿以增加朗读的节奏感,相信朗读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二)兴趣是提高积极性的关键
不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亦或是其他学科,兴趣都是引导学生去不断学习和探究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朗读还比较陌生,也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探索语文朗读的世界。以文字为主的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兴趣这方面的效果可能比较一般,教师不妨用其他形式的素材,来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比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下雪的时候雪地里会有哪些小画家?这些小画家会画什么东西呢?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写写画画,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小画家。然后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在后续朗读课文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有了前面的活动做铺垫,学生们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朗读的过程非常顺畅,学生们也非常快乐。
(三)通过朗读理解作者情感
情感因素是朗读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优秀的文章情感和内涵更加丰富,写作手法多样,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情感体会,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得到。比如在《雪孩子》一课中,雪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去救小白兔,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的。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自己身边那些互相帮助的例子,会引发强烈的共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教学作为重要一部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周华. 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 课外语文, 2020, 000(007):P.59-60.
[2]陈焕林. 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成长——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2):60.
[3]王永华.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