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依晨
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善耕实验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只是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许多适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这也是对小学生来说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践
引言
“翻转课堂”作为“互联网+教育”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它能够改善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从根本上讲,“翻转课堂”的核心之处在于翻转,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前完成课前准备和课内探究这两个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1什么是“翻转课堂”?
在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制度下,如果教师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摒弃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敢于大胆创新。“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提前预习,并将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与之前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以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消除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而教师仅仅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而翻转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如音频、视频、文档等[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通过网络与名师进行交流互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2 制定科学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与方案
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备课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对课堂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教师在上课前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那么将很难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所以,学生只能系统地学习这堂课的内容,这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在翻转课堂教学法正式实施之前,制定出合理、完善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2]。
1.3深入钻研教学内容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制定教学方案。在此前提下,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给学生增加拓展练习,进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此外,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从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给学生更多新颖、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这门课程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这门学科。例如,在讲授《日月潭》这节课时,老师应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与美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
1.4注重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适当增加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一次次的讨论与总结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例如,在讲授《曹冲称象》一文时,学生会对曹冲测量大象体重的方法产生不同的见解,有些学生可能会怀疑这种方法的真实性,觉得用石头无法代替大象的重量。但是,也有学生十分赞同曹冲的做法,面对学生的这两种观点,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并启发学生思考其它称大象体重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活跃程度和趣味性,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点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前预习,同时也体现在课堂之上。
2.1课前预习
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预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上课前,通过网络对第二天所学的课程进行预习,充分阅读课文内容,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待课上解决或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和传统的课前预习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预习通常是老师告诉学生要预习什么,通过阅读课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做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而采用“翻转课堂”法,则是在勉励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选择预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课上探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摒弃填鸭式教育模式,学生需要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应以启发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2.2.1设立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全面的考虑问题。而且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自控能力较差,极其容易跑神,失去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多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带入课堂,带入文本。例如,在讲授二年级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前一天的预习,学生虽然能独立完成认识生字词,熟读课文的任务,但是却无法弄懂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道理。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谜语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可以让学生观看《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增加学生的记忆与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由此引出教学内容,如: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小蝌蚪为什么将其它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2.2.2小组探究与知识拓展
学生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各组就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荣誉感,树立竞争意识[4]。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形成时时关注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3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既要扮演好引导者又要做好教育的学习者,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索的良好发展,全面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牟利卫.“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9):54-55.
[2]冯勇芳.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0(08):2+5.
[3]朱光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0(05):75.
[4]韩换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喀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