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建议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王舒靓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日渐重要
        王舒靓
        江西省直机关第五保育院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日渐重要,可以帮助幼儿在分享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分享阅读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问题,深化情感教育实施环节,对幼儿进行有效情感教育,在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分享阅读 情感教育 现状 建议 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情感教育。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与阅读课本特征,深化幼儿园分享阅读环节,科学实施情感教育,充分发挥其具体化作用,实现高效分享阅读教学,科学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顺利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分享阅读教学目标。
        一、转变教学理念,强调情感教育实施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不准确,不注重传统滞后教学理念的科学转变,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任务完成。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分享阅读教学中实施的情感教育认识不够透彻,对其缺乏深层次理解,忽视了其在分享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实施流于表面,无法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作用,不利于幼儿在分享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获取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影响幼儿情感发展。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现代化教学理念,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全面、深入认识情感教育在分享阅读中的实施目的、意义等,强调情感教育科学实施,不要过分注重分享阅读,借助有效情感教育,平衡幼儿多种素质的同时健康成长。
        以“好困的毛毛虫”为例,在绘本分享阅读之前,教师要围绕“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从幼儿的角度入手解读“好困的毛毛虫”绘本中心内容,明确绘本分享阅读教学目标,即引领幼儿在分享阅读“好困的毛毛虫”绘本中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准确理解、掌握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的全过程,做好各方面分享阅读教学准备,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奠定基础。在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特征,结合“好困的毛毛虫”绘本内容,科学开展导入活动,将游戏元素引入其中,引领幼儿参与到手指游戏中,在良好课堂互动中引出“好困的毛毛虫”绘本故事主人公——毛毛虫。随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问题,“你们知道困了的毛毛虫会去哪里睡觉吗”,将游戏和“好困的毛毛虫”绘本内容有机联系,顺利导出这一新课题的同时实时调动幼儿参与分享阅读课堂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从图到文”、“从文到图”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实施情感教育,先引导幼儿观看“好困的毛毛虫”绘本图画,巧设针对性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相互探讨并回答对应的问题,再借助图片与文字创设良好的分享阅读教学情境,指导幼儿主动而有效阅读图画下面的文字。教师再利用“从文到图”的方法,深化图文结合环节,便于幼儿准确理解“好困的毛毛虫”故事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简单化提问贯穿到“好困的毛毛虫”绘本分享阅读中,帮助幼儿从头到尾梳理整个故事,再引领幼儿自由阅读该绘本,进一步巧设合理化问题,引领幼儿有效思考的过程中深层次强调情感教育实施,利用分享阅读以及问题情境,引领幼儿联系自身日常生活中睡觉的切身体会以及经验,分析、解决绘本问题中深入了解故事中“毛毛虫”在找适合“睡觉”地方过程中的各种想法。在幼儿准确掌握这一绘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围绕绘本主题,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渗透情感教育,和幼儿进行多层次情感交流,便于幼儿在“好困的毛毛虫”分享阅读实践中更好地获取阅读知识以及情感体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科学促进幼儿智力、情感等发展。


        二、深挖情感教育因素,实现分享阅读、情感教育有效融合
        幼儿园分享阅读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但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中,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分享阅读、情感教育二者间的联系把握不准确,不注重对分享阅读绘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进行合理挖掘,只是机械地将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结合,分享阅读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显得突兀。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正确解读分享阅读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站在幼儿的角度,深层次科学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深化情感教育渗透环节。
        以“中秋节”为例,在分享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科学挖掘“中秋节”阅读绘本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明确绘本阅读教学要求、目标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绘本教学内容,控制好难易程度,符合班级幼儿已有的阅读能力。在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片、动画、文字等于一体特点,呈现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动画、微视频等,引领幼儿观看的基础上有效刺激他们感官,在图片、文字共同作用下初步感知“中秋节”这一我国传统节日,巧妙设置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简单问题,引领幼儿互动、探讨,在回答问题中顺利激起探索欲、求知欲,积极融入到“中秋节”分享阅读教学中,确保这一分享阅读课堂教学顺利展开。随后,教师要联系班级幼儿有限的生活经验,结合“中秋节”读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在多媒体图文并茂作用下,将其贯穿到“中秋节”分享阅读教学中,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阅读这一绘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情感交流,和幼儿共同探究“中秋节”绘本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交流,巧用从绘本中挖掘的情感要素,科学实施情感教育,让幼儿在分享阅读具体化情境中科学解决对应的问题,准确理解“中秋节”绘本内容,深刻了解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美丽的传说、故事,正确理解绘本中的“团圆”、“欢欢喜喜”等词语意思,知道“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平安”,更好地感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师要根据幼儿对“中秋节”绘本内容理解情况,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科学补充相关内容,巧用“中秋节”绘本情感因素,深度融合绘本阅读教学以及情感教育,在情感教育渗透中科学拓展幼儿知识面,在了解、感知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为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埋下伏笔。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情感教育具体实施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将情感教育有效渗透到分享阅读教学中,创设和谐、宽松的分享阅读情境,实时渗透情感教育的基础上科学引领幼儿自主进行分享阅读,在获取语言知识、形成阅读技能中科学培养语言表达、交往、合作等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确保身心健康,实现个性化成长。以此,充分展现幼儿园分享阅读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将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推向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胡新艳.关于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6):136-137.
        [2]徐玉容.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5-129.
        [3]叶淑娟.在分享阅读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2015,(22):274-275.
        [4]沈萍.分享阅读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z1):111-113.
        [5]王瑛.分享阅读教学方法下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1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