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中学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从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国家不断推进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完善。本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的物理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提高高中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高中物理的教师掌握物理学科素养的整体内容,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外也需要对物理这门学科进行问题驱动式的教学引导,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物理教学的发展,促进物理教育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是促进全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与实践研究,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之前,首先分析高中物理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键的解决措施,将核心素养合理地与高中物理课堂驱动式教学策略进行融合。
1高中物理学科存在的部分问题
1.1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的教学一般都是根据物理考试的大纲进行物理学科内容的安排,存在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忽略的问题,而且教学方式一般采用说教的方式,这样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而且教师对教材内容研究的层次较浅,对该学科本身的教育意义不够明确,难以根据物理学科的内容把握教学上的重难点。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方式的枯燥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最终对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1.2物理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在步入高中后,面对较高强度的学习,如果不能具备这一能力,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然而在这一方面,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引导,而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涉及到很多现实环境中的案例,高中物理教材中针对学习内容设置了多样化的现实案例分析,因此灌输式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对现实中的案例进行积极的思考,也缺少将课本中的知识与个人身边的事物进行联系的能力。进一步导致了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个人生活无关的想法,无法使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很好的贯彻[1]。
1.3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较少
教师没能给学生足够的引导。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遇到与物理学科相关的问题,教师不会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性的引导,而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得学生慢慢地养成了学生遇到难题毫不思索地就直接请教他人或老师而不去独立自主地研究解题对策,影响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学生在独立面对新的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长期的影响[2]。
2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措施分析——以物理教学为例
2.1通过问题驱动式的方式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比较繁杂,对于学生理解也相对困难。在核心素养下,物理教师除了要关注物理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基本能力进行引导。
因此使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引导学生使用物理思维探索答案,例如在教授高中“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询问同学“为什么地球上所有东西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很明显学生会说是因为地心引力,那么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学生“除了地心引力,你还知道哪些力吗,或者力有没有运动的规律”,通过问题的由浅入深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运动和力的关系”。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式的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主动的探索问题的答案,使用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解决物理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并且通过学生的个人体验,真正地意识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不止对于物理学科是重要的,对于日常的生活也依然很重要,只有拥有这样的意识,学生才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真正的理解在物理学科中所学习到的重要理念。而且这也达到了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也是物理学科中育人价值的体现[3]。
2.2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增加对高中阶段的针对化教学
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作为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切入点,在对学生的授课过程中着重讲解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尤其是在的授课过程中,物理教师更要注重对于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物理学科的内容,需要专门对高中这一阶段进行针对化的物理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高中物理学科与初中物理学科的变化特点以及难度的提升等。这样学生对后续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也要求对于不同学生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实行针对化和特色化的教育教学,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4]。
2.3将问题驱动式的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帮助学生不断深入到物理学科的学习,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也不断加深教学的信息化,而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代替原有的知识灌输方式,信息化与问题驱动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在对问题的不断探索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信息化的方式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物理基本能力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物理学科中跟随问题进行自主分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通过视频、软件互动等方式,可以直观地看到力的作用方式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动画演示,这种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物理教材中所描述的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而且在视频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视频演示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主动回答出物理课本所提出的定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后留一些下一节需要学习到的内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寻找问题的答案。
结语: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也需要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科内涵的掌握。而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问题驱动式的物理教学策略学,无论是对当前物理学科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还是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清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2021(06):99-100.
[2]谢志辉.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79-80.
[3]冯国鹏.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一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4]梅家烨,龚爱华.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平抛运动”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0,42(02):40-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