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承斌
福建省晋江市第二中学 362212
摘要:解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物理课题,其在常规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学生的物理知识消化,而且也关系到其应试能力提升。高中阶段学生不但需要掌握高效的解题办法,也需要学会解题分析方法,这样才能提升解题能力,在具体实践中顺利解答习题,提升正确率。本文探讨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方法,提出了物理习题解题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策略;教学方法
引言:解题能力是指分析、明确题干条件,厘清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一种能力。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需要教师深度发掘有效办法,基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发其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从解题思路、步骤、实践能力、经验总结等方面入手,选择综合性强的题型来讲解,切实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深度分析解题思路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力与运动”章节的习题讲解为例,出示习题: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的固体下落加速度值,将固体固定在纸带的下部分,让其穿过打点计时器,请填写以下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具体的操作如下:________,释放纸带,让固体做自由落体运动,________。.取下纸带,再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测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隙值,那么固体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________,代入数据后可知加速度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分析如下:首先,实验时应先接通计时器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后,马上关闭电源。其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再将以上式子联立,可得公式:,将数据代入后,可得固体加速度值为。最后,通过深度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在细致的引导下厘清各种条件,回想起涉及的知识点,学会题干分析方法,掌握高效解题思路[1]。
二、细化解答方法讲解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习题讲解为例,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和习题:将两根导轨平放,使二者距离为,导轨的单位长度阻值为,左端用阻值不计的导线连接,金属棒能够在导轨上来回滑动,金属棒的阻值不计,将装置放置于竖直向下的均匀磁场内部,磁感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已知,为常数,金属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沿着导轨做向右匀速运动,当时,金属棒与的距离极近,当时,求水平外力。教师展示不同求法让学生判断正误:①.时,闭合回路消耗功率。②.由可知:,,此时的为回路总电阻。
学生直观的看出方法②正确。随后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正确解题方法,让学生根据提示与指引进行解答,最终自己掌握方法,再利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过程,加深学习印象,细化解答方法讲解,清晰的展现解题步骤,提升学生解题能力[2]。
三、增强综合实践能力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章节的习题讲解为例,出示习题:是一个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其中,在光投射时,从边的点折射后,落到边的点,在全反射发生后,经过边的点射出。垂直于交于,是边的重点,如果不计光的反射次数①.试求出射光相对于点的入射光偏角。②.为实现以上描述光路,棱镜的折射率取值应当在什么范围内?该题分析如下:此题为年高考列综合全国卷Ⅱ中的一道经典试题,创设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情境,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掌握情况,用全反射条件推断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路径,获得光从棱镜中折射出的不同情况,再反向推论,计算出棱镜折射率的取值范围,给予不同的角度来考查不同物理概念、规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通过细致的试题分析,明确指示考查要点,让学生根据考查知识点展开复习,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解题能力[3]。
四、定期总结经验教训
高中物理习题具有抽象性高、灵活性大、习题量多等特点,学生容易抓不住习题的解答思路与知识点考查规律,无法从物理概念、公式原理角度出发来解决难题,从而使解题效率与质量不断降低,为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定期为其总结经验与教训,归纳重点、难点题型,培养学生优秀的解题能力。总结错题集,将日常错误频出的习题记录到本上,做到:发现错误、解决错误、杜绝错误,不断提升解题正确率。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记录题目、解答步骤、所考察知识点,教师审阅后要给出合理的建议,学生根据建议合理整改、完善错题集。教师还要定期检查和鼓励学生收集错题,敦促其在总复习阶段和章节知识学习结束后,反复浏览错题集,找到习题解答错误的根源,重视教师提出的建设性学习建议,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在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提升习题讲解在课堂中的占比,探寻高效的教育方法,遴选高效的教育手段。运用深度分析解题思路、细化解答步骤讲解、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定期总结经验教训等有效方法,不断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深化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使其掌握高效解题技巧,提升物理知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桂祯.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5:163-164.
[2]赵承宪.高中物理解题思维及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9,07:35.
[3]陈立峰.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