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陈雄伟
[导读]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
        陈雄伟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学校363200
        摘要: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在实际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吸引力,使整个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如何改进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 效率提高 方法策略
        众所周知,在初中教育阶段,地理不仅仅是一门人文和自然兼具的科学,更是一门初步引领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文将从创建学习小组建立学生合作平台、通过知识辩论增加小组间交流、灵活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有效的合作课堂设置,以切实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一、教师要灵活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的鼓励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教师的综合评价也将给予学生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在对《天气与气候》这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收集某一天我省各市的气候,搜集天气状况、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绘制成表格,在下节课以天气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信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上教师邀请小组依次上台进行展示,在展示后教师检查学生记录的表格看学生的天气符号运用是否正确,记录形式是否准确,对于展示优秀的小组教师进行表扬,对于存在缺陷的小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将表格绘制完美的小组进行张贴展示。教师通过表扬对学生进行了激励,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二、通过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将课堂局限在教室内,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拓展到教室外。可以说,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体验不同季节的植被,观察乡村或者城市的地貌,测量室外的温度,并尝试根据当地情况分析和解决交通问题等,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分析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让学生在这种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为了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起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去探访小区内家庭住户的用水量以及水的用处,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实践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珍惜水资源的方法和行为。同时,学生也需要完成一定的实践报告,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态度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等。
三、优化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课堂上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没有跟上学生的节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掌握不了地理知识,这就会让学生们所学的和教师所传授的断开联系,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说,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老师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让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也可以提出疑问请老师进行解答,以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重新做回课堂上的小主人,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除了上述所说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提倡的。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老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比如,在课堂学习开始之前,老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依旧通过提问题让同学们回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课堂结束后,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问题,让他们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数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构建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一定的地理思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地理知识是十分庞杂的,学生要学习不同地区的水文、植被、河流、交通等情况,也要去掌握地球仪、地图和地球运动之类的知识点,如果没有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他们就会觉得地理太抽象、难以理解,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团混乱的情况。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地理思维。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农业》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农业”作为关键词,去尝试从不同方面画出一些分支,将一些地理知识补充到分支中。比如,以“农业”为关键词,可以向外延伸出“农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情况”等分支,再从“农作物的分布”向外辐射,可以延伸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分支,依次类推,学生可以将这节课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节课的地理知识。并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加入思维导图中。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避免遗漏一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将自己掌握得不太牢固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整理到思维导图中,以便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
五、开展学习小组,提高课堂效率
        开展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便是组建小组,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依据课程特征和讨论的内容特征进行小组的设立。并且在小组中设置组长,由组长带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小组中设置组长将使小组完成目标的过程更加明确。依据任务特征分配小组也将提高课堂效率,如果是简单的内容讨论,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如果是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小组任务,可以4到6人一组,以此来适应任务特征。
        总而言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着重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除此之外,要对教学思路以及策略进行调整,实现学生的独立合作和课堂模式的探索,这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林.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简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70.
        [2]樊捷.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38-39.
        [3]陈澍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