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董帅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
摘要:从学校现有的教学实践来看,智能化与数字化教学成为了一项普遍的浪潮。混合式学习是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化学习理念,而智慧课堂是近十多年来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公众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知识分享的途径不断增多,而智慧课堂是成效较高的一种实践路径。文中在分析智慧课堂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智慧课堂成效的因素。
关键词:混合式教育,智慧课堂,现状,教学
一、引言
智慧课堂这一词汇衍生于2008年畅享的“智慧地球”一词。诸多学者认为智慧教育之所以如火如荼在于其内在的价值意蕴。随着新时代下科技革命的发展,人工智能正持续不断地改变人类生活,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以应对此变化,支持智慧教育成就教育信息化,构建好智慧课堂就能促进智慧教育的进步。在2009年,IBM全球商务电脑公司首次援用智慧教育理念,并描绘出了智慧教育实施的五大路径,这无疑推进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实施,随后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国外智慧课堂的概念表述多元,比如Smart Classroom和Intelligent Classroom这两种表述内涵基本一致,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Smart Classroom。 智慧课堂是利用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支撑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思维,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价值整合,是教师备课教学科研提升与学生及时获取教学资源的一个整合性平台。
二、研究的价值意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PC移动终端的逐步采用,使得教育的现代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需要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和实施创新型的教育技术来保障现代化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智慧课堂的实施离不开E-Learning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其目标是要提升教与学的的质量,提升知识所有者分享知识的能力,提升受众接受的水平、认知能力、价值意蕴。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性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然而做好智慧课堂依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比如(1)混合式教学视角下混合式教学的测评维度划分、智慧课堂模式开展、考评指标设计及其内在关系。
(2)当前混合式教学与智慧课堂模式的关联性。(3)混合教学视角下智慧课堂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4)混合教学视角下智慧课堂的评估体系的设计。这些都说明了智慧课堂的实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现实需求。
三、混合式学习背景下智慧课堂实施的保障机制分析
混合式学习需要实现技术、工具与平台的三位构建体系,智慧课堂的实施是混合式教学的一条创新性路径,其实现面临着一系列难点与困局,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溯源机制,分析影响其成效的因素。
(1)柔性技术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课堂都是以传统课堂+线上合作的模式为主,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学习+互动模式也逐渐步入教学视野,智慧课堂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运用电子技术与教学软件发布学习资料和学习进度,可获取学生学习进展的有效数据,做出明确的课堂管理方法,使教学进度更明确,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在线上授课当中,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两空间的融合,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能及时在讨论区发言,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因羞怯不敢发言而产生的距离感,而线上智慧课堂则打破了这种弊端,因此师生在课堂中的沟通更加明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灵活。
(2)技术支撑保障。学生对信息的关切度与专注度不够高,这也影响了教学的基本成效。智慧课堂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实施其对课堂的全面控制,师生能够接入教室资源,在实施中既有教师机也有学生机,比如教师端可以锁定学生电脑,对其进行黑屏操作,禁运某些程序,网上匿名讨论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予以保障。此智能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教师主体保障。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能直观的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在智慧课堂,师生之间受到时空的限制,教师很难实况监督学生的听课状态,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变差,十分考验学生的自律程度。校园信息技术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智慧课堂的实施。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足,混合式教育兴起不久,教师对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教学技术的操控有限,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群体,学校层面应重视对教师群体智能技术的培训。国内部分大中小学课堂网络技术设备配备不足,教师设备老旧卡顿,资源更新缓慢,校园内无线网分布不均,无法实现课堂内的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的整合。
(4)课程资源保障。将传统的教学资源应用与网络空间进行整合,尤其是针对教师,在遴选教学资源与组合教学资源方面,任务量也非常重大,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知识图谱构建,系统循序的传授相关知识,使得讲授的知识更成体系,学生掌握得更加到位。
(5)政策制度保障。智慧课堂的开展需要相应的智力资本投资,要保障其实施质量,离不开高层领导者和学校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授课成为主流,智慧课堂受到多所学校的推广,应探索和建设有关智慧课堂的教室,更新学校网络设备,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依靠新兴网络技术,实现技术与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加大智慧课堂的技术创新力度,重点面向师生的交流互动和合作探究,依托新智能技术,判断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实现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有效了解,增强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体验感,提高教学效率,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智能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