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张力妮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序幕的拉开,核心素养概念正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探讨的新课题。
        张力妮
        乾县第一中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3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序幕的拉开,核心素养概念正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探讨的新课题。一方面,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融合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是一门学科的精髓所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素质教学的根本地位,持之以恒地探索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的融合路径,推动生物课堂教学回归本源,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生物是高中理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视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成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从生物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生物课程核心素养,这样才更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高中学校开始对生物教学进行改革,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过程中,生物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夯实生物基础知识
        学生若想真正掌握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源,必须具有扎实的生物知识与理论作为铺垫。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借助生物课堂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一媒介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总结提炼。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自己作为学习引导者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其学习生物学科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具备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而且高中生物常见考点中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说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是不同的概念,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等等,学生只有做到扎实掌握所有基础知识,才能练就判断正误的火眼金睛。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回归本源,带领学生去深入分析探讨生物学科知识点,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再处于被动,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设置探究式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和练习册上的题目即可。但其实并不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已经不再仅限于对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让他们能够从课堂上学到不仅局限于书籍的知识。正因如此,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尽快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还要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生物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设置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帮助他们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措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学习到教材中的知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能够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强调实践活动,落实探究
        实践活动既是对探究结果的检验,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要点,掌握方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设计探究任务,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实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探究式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新知识进行再认识,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以此完善个人的认知。

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以下实践活动,活动一:绘制光合作用过程流程图,活动二: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你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哪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光合作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针对第二个实践活动,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同时,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上升到实践,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多种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结构同时参与,进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展生物学科素养。
四、将生活实际与生物教学联系在一起,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高中教学阶段,学生和老师为了最终的高考都在努力。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物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在今后人生中学会运用知识,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这一过程中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多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些热点新闻、身边的社会现象等等,把这些事情与生物教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尝试用生物知识进行解答。比如生物教师可以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子,与“人体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合物”相结合,并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最终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最多、准确性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方式虽然并不算新鲜,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会在竞争中想要做到最好。这个过程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身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机会,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开展多元化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因此,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有必要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生物教学体系。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生物知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庞杂,甚至涉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所以,生物教师在开展日常授课过程中应该保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生物领域的规律和原理。另一方面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辨别能力与创新思维。
结束语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着高考,肯定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而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以知识的同时,也要明确学习对于学生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好的成绩,同时也能够获取与此学科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增加自己的技能,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才是更重要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要做好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积极地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季浩.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10.
[2]韩桂云,董晨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187-188.
[3]郭红英,邢爱国.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家长,2020(08):110-111.
[4].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陶晓英.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才智,2019(26):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