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岁时文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韩亮
[导读] 《全唐诗》中网罗了唐朝较多的诗篇,在《全唐诗》中也有很多诗篇类型
        韩亮
        (长春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 吉林长春 130022)
        摘  要:《全唐诗》中网罗了唐朝较多的诗篇,在《全唐诗》中也有很多诗篇类型,其中岁时诗在其中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通过《全唐诗》中的岁时诗,人们可以更好的分析唐朝的岁时文化,了解唐朝人的民风民俗,本文主要针对《全唐诗》进行分析,讨论《全唐诗》和唐代岁时文化的关系,分析《全唐诗》的历史内涵和体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全唐诗》;岁时文化;岁时诗;时代精神;唐朝
        
        唐代的诗词歌赋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章,在《全唐诗》中秋收入了两千多名诗人所著的接近五万多首唐诗,在唐诗中每一首诗所表达的含义以及所阐述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无论是田园诗还是边塞诗以及咏史诗都有所涉及,而除此之外唐代在描写事物、风情等诗篇也数不胜数,描写古代的节日文化的唐诗也多如繁星,但是在现阶段人们往往更加重视对于田园诗边塞诗以及咏史诗的研究和分析,对于针对描写岁时文化的诗篇往往没有过多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也相对较少,岁时诗作为一个描写古代节日所相对应的民俗以及节日本身的诗篇,该类型所包含的方向也较为广阔,无论是节日情感还是民俗都有所涉猎,在《全唐诗》中岁时诗所占据的比重也相对较大。
一、《全唐诗》和唐代岁时文化的关系
        《全唐诗》作为收录唐代诗篇相对较全的诗集可以为人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而相对应的诗篇也可以让相关研究人员掌握更多的资料,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唐代诗人在书写诗篇抒发感情的同时也在刻画当时的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全唐诗》中与岁时文化相关的诗篇可以透露出唐朝人民在相对应的节日都做出了哪些活动。
        唐朝作为一个历史上极为鼎盛的时代,在唐朝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处于世界金字塔的尖端水准,在后世人们眼中更是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都渴望了解在这个鼎盛的时期,人们都是如何生活,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人们的在盛大的节日主要都做什么,通过《全唐诗》可以为相关爱好者提供线索,让人们窥见那强大鼎盛时期的一角,同时通过相关描述也让人们了解了古代的岁时文化。
        唐代的岁时诗和岁时文化可以说是互为表里,人们在研究历史和政治的时候都秉承着一个公认的观点,即经济推动文化和政治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可以说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联系紧密,同样的,文化也可以体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也会促进文化的提升,在岁时诗和岁时文化这一问题中也可见一斑,岁时文化在唐朝的兴起也让人们逐渐关注起岁时诗的创作,而岁时诗的创作又反作用于岁时文化,是岁时文化的体现和表达,由此可见岁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岁时诗和岁时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全唐诗》中岁时文化的历史内涵
        《全唐诗》中体现岁时文化的古诗相对较多,也较能体现出唐代文化特点,通过《全唐诗》可以更好的研究唐代的岁时文化,为人们研究唐朝文化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岁时诗中保留着古代的生活模式
        众所周知,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我国一直沿用着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治,在王朝统治期间也一直秉承着农耕经济的方法和特点,而在岁时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农耕经济的特点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节气为线索展开的诗篇阐述也十分常见,而人所共知的一个事实就是农耕经济和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韦应物、白居易、司空曙、裴度等都写过与节气相关的诗篇,岁时诗中极大程度的保留了传统经济的特色。
(二)对自然保持着原始崇拜
        在没有相对应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实验的时候我国人民一支对于自然抱有敬畏心理,人们认为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上帝的旨意,对于这些现象也都寄托给了相对应的神话人物,通过研究和想象构建出了唐朝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认知能力。在《全唐诗》中人们逐渐从神话色彩的束缚中走了出来,但是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仍然信奉鬼神,例如陈叔达和杜甫在《州城西园入斋祠社》和杜甫的《社日》中都有提出古代人民祭社时场景,通过对于这些诗篇的观看和研究可以让人们了解在唐朝的各种节日或者各种节气中人们主要都会做什么来迎接节日,让人们对于唐朝的节时习俗了解更多。
三、岁时诗中体现的时代精神
(一)肆意洒脱的人生观
        唐朝国力鼎盛,百姓生活也相对较为安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较为积极乐观,这一点从《全唐诗》中描写节日的诗篇就可以看出来,在唐朝每一个节日都逐渐朝着娱乐化转型,连一些希望较为严肃和哀伤的节日也有个别诗人以此为契机饮酒作乐抒发情怀,在张籍的《寒食内宴》中就曾描绘过在寒食节人们的娱乐活动,可以说通过《全唐诗》人们就可以看出在唐朝时百姓的肆意洒脱。
(二)创新精神明显
        唐朝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创新,在生活方式上也开启了很多新的模式和方法,也正是因为这种创新精神让唐朝走向了世界的前列,从唐玄宗的《千秋节宴》就可以窥见唐朝盛世的景象,而在节日相关的活动上也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在《唐会要》和《事物纪原》中就可以看出在节日娱乐中,唐朝人不仅继承了前任祭奠节日的方法,同时还引入了很多新的内容,让唐朝的生活模式和娱乐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转变。
结束语
        《全唐诗》中很多诗篇的描绘都从侧面刻画了唐朝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精神,与唐代岁时文化关系密切,在《全唐诗》的岁时诗中保留着大量古代的生活模式和人们的生活观念,透过岁时诗也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生活观念和创新精神,可以说《全唐诗》为人们认识唐朝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同时透过《全唐诗》中的岁时诗也可以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提升认知。

参考文献:
[1]张全晓.《全唐诗》岁时文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吴红歌.论岁时节日中的仪式性音乐流变——以春节音乐文化的解构与重塑为例[J].音乐创作,2018,(9):102-104.
[3]许姣姣,李士金,谢力.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袁编说司马迁漫游经历只是在20岁时[J].青春岁月,2019,(1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