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行教育中养成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曹海霞
[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曹海霞
        (克拉玛依区中心幼儿园,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养成幼儿做人、做事、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幼儿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有责任感,有自我约束力,有规则意识,善于与人相处,因为品行、习惯比学问更重要。有这样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旦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必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我们幼儿园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规范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穿于幼儿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逐步将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我们坚持知行合一,用规范引导人,用制度约束人,用活动培养人,用考评激励人,形成了家园共育行为规范幼儿园,促进了幼儿的文明认知和行为养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幼儿园   养成   习惯
        1.坚持知为先导,营造一个氛围
        1.1认知是行为的先导。
        为帮助和引导幼儿“心中有规范,行为有准则”,在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我园注意做到了“敦行致远,唯爱致恒“,精心营造教育氛围。一是深入学习,形成共识。幼儿园通过召开行政会议、教师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的重大意义。思想统一了,行动就有了动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幼儿园教师重视幼儿行为规范教育。
        1.2完善环境、人人参与。
        幼儿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只有从小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本素质基础,使幼儿更好地向高层次发展。它不仅仅是教师和领导的事,必须有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全员育人。为此,我们建立了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工作,构建幼儿园关工委、家长委员会、家长助教、家长义工参与,幼儿园真正形成了“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参与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1.3不拘一格,广泛宣传。
        每学期举行了一次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每月主题有讲文明、学礼仪、讲规范、实践行活动;每周一大班组孩子有升旗仪式行为规范情况;组织一次以“行为规范我做到”为主题报评优活动;建立了以园报、校园网及家长共育等为载体的一批行为规范教育宣传平台。
        1.4完善规范,引导学习。
        幼儿园修订了《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指南》《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幼儿考评办法》《幼儿园一日常规》、《幼儿园教师行为指引》等规章制度和考核条例;让幼儿行为习惯等工作更符合幼儿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将幼儿认知、掌握幼儿一日行为规范情况纳入班级工作考核范畴。通过这些举措,幼儿在每天的活动中掌握好习惯的养成。
        2.坚持行为根本,抓好三个强化
        认知转化为行动,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和强化。为此,我园以“三贴近”(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认知、贴近幼儿兴趣)为原则,积极推进活动育人,寓训练养成于活动之中。其中,开展的特色活动有:
        一是强化课堂渗透,明理导行。行为规范教育只有进教材、进课堂,才能进头脑。我校在开展行为规范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将行为规范、传统美德与国学礼仪教育引进课堂。


    2.1以园本教材为指引
        文明礼仪、幼儿园行规、家庭行规、社交行规等对幼儿与师长、与小伙伴、与其他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规范进行指引,《教育指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制定了不同年段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训练重点,尽可能做到循序渐进;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尽可能有机融合,将《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的内容引进了文明礼仪篇,自编到校园、家庭、社交行规三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明了。
??   重点突出,使不同小中大班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学期幼儿园重点进行了文明礼仪篇的训练,强化了幼儿的礼仪常规,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出示范图、录像,我们将同学们的礼仪标准作成了录像,放给各班,全班幼儿可以模仿,建立家校共育机制,让家长掌握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相关内容,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这个学期,面向家长召开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讲座,转变了家长的观念,使家校教育同步。每学期期末举行育儿行为经验交流会,本学期以习惯为指导,加强了的教师培训和交流。
    2.2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幼儿园的特色的延伸,也是我校知行的特色,《弟子规》等经典诵读教材,我们将每早十分钟和下午十分钟看字阅读实施教学,还在班级开展诵读展演、每天10分钟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
    3.坚持内外结合,落实两个机制
     3.1家校共育机制。
    幼儿园、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因此,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通力合作。我园一直十分重视家园合作,多年来坚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全体家长会、个性家长会、教育咨询日、校园网、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3.2办好家长学校
    我们幼儿园一直坚持家长学校上课,我们的师资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的行政及教师另一方面是外请专家,上课的形式两个方面,一个是主题家长学校,主题性地有如我们举办了 “习惯,带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家校协作,平安校园”、“阅读影响人生”等行规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家长学校,使家长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更密切更主动了。
    4.坚持持之以恒,巩固四大成效
    通过以上工作,我校学生的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得到了充分培养。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为我园园风、学风、教风带来了以下四大喜人成效:
        4.1幼儿园领导进一步转变了观念。
        幼儿园比以往更加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加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营造宽松、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4.2教师的教育方法得到了改进,教育水平有了提高。
        教师给幼儿极大的爱心,特别是在教育转化行为规范差、心理存在障碍的幼儿方面,教师教育的艺术更娴熟,分寸更准确,能更充分地理解幼儿、相信幼儿了,对后进生能够成功转化的信心更足了。教师中关心爱护幼儿的事例多了,家长的表扬信多了。
        4.3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家长的观念真正形成了“沟通、互助、互补、动态”的家校结合教育模式,多管齐下抓行为规范,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热心服务的家长,关心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
        4.4幼儿行为习惯不断优化,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让幼儿园们入园及见到老师主动和老师问好,爱阅读的小朋友多了。幼儿的行为规范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仅一两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参考文献:《幼儿园指导纲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