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英才学校 256651
摘要:有个成语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明桃李树尽管不会说话,但其果实与花朵吸引人们争相观赏与采食,让树下自然形成一条路,比喻拥有高尚人格的人,必定会有极大感召力。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组织者与教育者,其人格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决定性影响。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与道德品质,班主任只有拥有高尚的人格,方可获得初中生的信任、尊重与欢迎,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与求知欲,进而积极向学,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志趣、人格,甚至人生选择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有所革新,同时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因为初中生心理情绪起伏较大,叛逆心理较强,致使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班主任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应根据初中生群体特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以此保障初中教学有序展开,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规范
多数班级都是由几十人组成,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行为予以严加管理,但是因为班主任自身情况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普遍出现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使得班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工作较为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对于初中生来说,多数学生的自律性都比较差,需要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进行监督与指导。除此之外,初中生和成人社会的接触十分频繁,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倘若班主任未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管理,就会给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创造机会,致使学生价值观扭曲,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1.2网络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的普及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反倒有较大的副作用。到乡下去看看,上至五六十岁的中年,下至十岁不到的孩童,只要有机会,都捧着手机看花边新闻,玩网络游戏,这也极大地影响到初中学生。首先是疏于学习。因上网玩手机,课文忘了背,作业懒于做,长此以往就疏远了学习。其次,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会导致学生视力下降,颈椎损伤等身体疾病,不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
2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树立良好形象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重要阶段,对人的认知不够深刻,心理发育不完全,因此初中生在评价他人时更易从直观外形出发,之后逐渐认识到需要通过意志品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此种情况在低年级初中生中更加明显。并且,初中生具有较强模仿性,班主任打扮方式、形象及行为举止均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其思考与审美。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新时期教师,不仅要与学生接触,还要代表学校与家长和社会接触,更应当重视自身综合形象。一方面保证穿衣打扮得整洁性,注重个人卫生,避免穿奇装异服,此为教师形象工作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则要注意建设坐立行走与待人接物方面的形象,可展现出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乐观、自信的态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安全观,潜移默化下了解礼仪文化。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领者,需求真务实,做到言行一致,如班主任强调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其面对老人摔倒时的不同做法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有的班主任将老人搀起,则会让学生感受到其以身作则,如若视而不见,学生会认为其言行不一,降低班主任的威信。
2.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现代初中班级管理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愿意与班主任沟通,才能增进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推动班级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比如,在班会的组织上,班主任可以先用PPT来分析近期班级的管理情况,然后总结学生在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如在自习课上说闲话,班级卫生较差,课间出现打架、斗殴现象等。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班主任可将自己在这段时间拍摄的学生照片呈现在PPT上,让学生了解班里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应给学生留一些讨论和发言的时间,让学生评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这样既能让班主任认识到班级管理制度的不足,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3勤家访
目前,一些学校尝试实行校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的“承包”策略,把对学生的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让老师人人肩上有担子,责任到人,目标变小。要求老师们进家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充分了解学生最原始的状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长文化水平、学生本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详细情况,以便在管理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在全校大局的基本框架之下,能够照顾到个别特殊情况。另外,家访还可以倾听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期望,形成教育合力,使对学生的教育不留死角。
2.4完善管理制度
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与参与者,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强化,还要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班级日常运行良好。对于班主任来说,因为自身工作比较繁忙,致使很多时候疏忽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所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所在。在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可适当放权,将部分管理工作交给班干部,设立学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领导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想管理好学生,就要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用自身人格魅力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同时主动学习。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多和学生沟通,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以此确保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雒旭泰.浅谈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方法[J].中华少年,2019(27):196.
[2]王君帅,崔艳青.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5):216.
[3]武琼.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