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凯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市直幼儿园 河南省 许昌市461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主要在游戏中发生与发展。建构游戏是幼儿运用多元化的建构材料,通过模仿、再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当中建筑物和各种物品特征的创造性游戏。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获得关于数的知识,简单的造型知识,发展感知、思维和创造等能力,还有助于培养细心、耐心、独立、坚持、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体现建构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班建构游戏;教师有效支持;策略研究
引言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并不断调整游戏材料,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开展各种活动。笔者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发现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1游戏时间的有效支持
幼儿游戏时间与游戏水平成正比。游戏时间越充分、游戏水平提高相对就快。小班幼儿进入游戏状态相对比较缓慢,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证幼儿去尝试、去重塑、去创造建构。(1)丰富室内外建构区游戏,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既可以在室内建构区游戏中进行,也可在户外建构区游戏中进行。教师可在户外建构区中提供大型、自然的建构材料,如:碳化积木、罐子、管子、方砖等材料,满足幼儿的建构、想象造型的需要,又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还可以在室内活动区中创设班级建构区、公共建构游戏区等,丰富幼儿室内外建构区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多轮、多次进行游戏的需要,不断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2)建构前经验丰富过程中也需要提供充裕的游戏准备时间。伴随着建构游戏的开展,教师观察到幼儿对建构内容的兴趣和需要进行的相关经验准备,将建构游戏的相关准备延伸拓展到一日活动、亲子活动中进行,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多形式活动中积累,这些充分的相关活动准备,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推动着幼儿的建构游戏发展,为幼儿建构游戏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2幼儿园建构游戏的作用
(1)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游戏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建构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能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获得自由和成就感,并收获快乐,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建构游戏中,学生们进行互动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专注力和自制力,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充分的解放时间、空间、双手、双脚、双眼、大脑,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发挥想象力搭建各种形状的物体,能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在构建游戏中将新知与旧知进行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从而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3内容选择的有效支持
小班初期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建构的兴趣,乐意参加建构游戏。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1)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指向,选择幼儿喜欢的造型相对简易的物品。(2)选择能为幼儿简单建构技能打好基础的物品。(3)选择与班级主题活动有联系的内容,确定建构主题。(4)创设问题情境与幼儿一同商讨幼儿喜欢的建构内容。例如:最初的建构游戏中,我们安排了“拼插玩具真好玩,主要是了解幼儿原有的建构水平及激发幼儿建构兴趣。
创设了花园情境,大灰狼来了等情境,与幼儿一同确定建构内容:拼插花朵、建构栏杆等。从中培养幼儿连接、延长、搭高、围合等建构技能,而后由浅入深选择建构金箍棒、小桌子、小椅子、小树等。
4游戏材料的投放
投放符合年龄特点的材料在建构区中为幼儿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能够引发幼儿的搭建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证明,儿童的自主操作、自由交往、自在想象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现实需要,在建构区的材料投放上要注意科学性、适宜性、层次性和有效性的结合。本研究结合小班幼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讨基于儿童本位的材料投放指导策略,在外部特征上尽量选择颜色亮丽、形状各异且美观的材料,在功能用途上尽量选择一物多玩且方便好用的,努力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结构丰富的多种建构材料,为促进幼儿的建构技能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5适宜指导的有效支持
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确定建构内容,选用材料,运用建构技巧构造物体,这些都是必须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游戏前,应对整个游戏的发展有个周密的安排和细致的预计,避免放任自流。一切的指导都是围绕幼儿进行的,教师对游戏的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游戏,更加意义地建构,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1)要多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进入建构游戏。首先教师应通过示范欣赏,提供特定场景,渲染某种游戏的气氛,在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上,帮助幼儿产生建构内容形成建构主题。将幼儿无目的的游戏动作变为有目的的行为。如:在建构栏杆中,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观察谁在草地上游玩?大灰狼来了,我们可以建构什么来保护小白兔,由此激发幼儿建构栏杆的愿望。又如:美丽的公园里来游玩的人很多,都没有休息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建构什么呢?引发幼儿建构桌子,椅子。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主题,多是教师的语言启发,简短的故事引入,参观布局,情景渲染、问题情境等形式烘托产生的。(2)在游戏中渗透对幼儿建构游戏技能的引导。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应从认识建构游戏、了解其名称、熟悉其拼插方法开始,渗透对初步那建构技能的学习。在对事物一定观察基础上和对建构材料有了感性认识,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才能把这种认识通过材料表达出来。教师在对幼儿建构技能的引导上,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由掌握基本的连接、铺平、延长、围合、加高、加宽等方法构成造型简单的作品。小班在建构技能的引导上,可先从观察、描述事物特征,运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逐步过渡到独立建造物体,再通过观察、启发、提示以及想象的方法,指导幼儿再现观察得到的印象,表现事物特征。例如;在建构桌子的时候,引导幼儿说说桌子是什么样的,方方的桌面、长长的桌腿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拼插?启发幼儿有意识地选择四个洞的套弹拼插桌面,选择多个一个洞的套弹延长搭出桌腿。还可以启发幼儿桌子像我们原来搭过的什么物体,让幼儿在原来建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拼插。
结束语
幼儿教师在构建游戏过程中采用积极正面的评价手段能激发幼儿进行游戏构建的兴趣,让幼儿增强搭建游戏的自信。幼儿们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在交流中能发现不足,增长经验。幼儿教师及时进行课堂小结,让幼儿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让幼儿共同体验游戏的收获与喜悦。
参考文献
[1]孙静.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开展的实践策略[J].生活教育,2019(07):112-113.
[2]陈俊宇.浅谈幼儿园组织建构游戏的对策[J].新智慧,2019(13):36.
[3]王晓莉.谈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J].新智慧,2019(13):88.
[4]钱国芳.小班建构游戏良好常规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04):192.
[5]石舒烨.浅谈小班户外游戏的建构[J].华人时刊(校长),2018(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