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 周林燕 赵志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 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4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护理的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促进患者快速出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脊柱损伤;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创伤性脊柱损伤在骨折患者中约占4.3%,主要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人群当中,主要致病因素为外力因素。创伤性脊柱损伤除了椎体骨折之外一般合并韧带断裂和附件骨折等多种损伤,如果情况严重会导致患者截瘫[1]。临床在治疗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时候一般合并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主要给予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范围之内骨科收治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使用电脑进行1-40编号,其中男女性别数量比为3:1,平均年龄(42.68±4.02)岁。单号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划分为对照组,双号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作为试验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相关资料,得出P>0.05不具备显著差异,可以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按时测量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给予试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呼吸道护理:患者创伤性脊柱损伤之后需要长期卧床修养,极易出现胸闷、憋气、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的时候需要定期帮助患者排痰,防止粘液堵塞患者气管导致患者窒息。②体位护理: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需要仰卧在硬板床上,保证患者脊柱平直,防止进一步损伤患者脊柱。③翻身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翻身,至少需要两人辅助,一位护理人员托住患者肩膀位置和胸部,另一位护理人员扶助患者的双下肢和髋部,保证躯干上下同时翻身。护理人员还需定期按摩患者肢体,防止患者关节和肌肉出现萎缩情况。④尿路护理:护理人员因为长期卧床,所以极易出现尿潴留导致患者尿路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督患者喝水,增加排尿量,多排便,防止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
1.3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腹部感染、肢体萎缩和褥疮[2]。
1.4 统计学分析
本篇文章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 22.0,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和χ2检验组间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试验组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脊柱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中轴,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神经根和脊髓,能够有效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创伤性脊柱损伤会导致患者脊柱出现横贯伤、挫伤,或者压迫患者脊柱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四肢瘫痪、高度截瘫等临床症状,如果情况严重患者还会死亡[3]。临床治疗创伤性脊柱损伤的同时会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主要从患者的呼吸道、尿路、体位等方面入手给予患者优秀的临床护理,定期帮助患者按摩肢体,防止患者出现关节萎缩或者肢体萎缩等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需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防止患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出现压疮,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痛苦和不适感。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临床动态和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救治,保证患者临床生命安全。经过本次研究得出,护理后试验组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临床给予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宝莲.探讨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3):93-94.
[2]王红,戴晓婧,卢慧芳,杨华露,蔡洁,李瑛,刘曦明,陈莉莉.创伤性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24):57-58.
[3]刘玲珍.创伤性脊柱损伤的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