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肩周炎的中医药防治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杨勇
[导读]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又名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属中医”肩痹
        杨勇
        珙县中医医院,四川 宜宾,644501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又名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属中医”肩痹”、“肩凝”范畴,《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本病以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为慢性发病,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月,但也可长达2年。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中医学认为年过五旬,肝肾渐衰、气血渐亏,加之肩部长期劳损,或肩部露卧当风,感受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风寒湿邪侵袭,劳损为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西医学认为多与人体自身免疫异常有关,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颈椎病等有关。
        【临床表现】
        肩关节疼痛,夜间明显,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显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明显。肩峰下滑囊、结节间沟、大结节等处压痛,病程长者可见肩臂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明显。x线检查多无阳性发现,有时可见骨质疏松。
        【诊断】
        肩周炎发病缓慢,多数无外伤史,常见于中老年人,结合临床表现、x线检查诊断不困难。本病需与肩部损伤、颈椎病、肩袖损伤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肩周炎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积极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


        1.手法治疗。初期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主,中后期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可选用摆动类(?法、揉法)、挤压类(拿捏法)、振动类(抖法)及运动关节类手法(摇法、扳法)。手法治疗时要注意用力适度,切记简单粗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2.练功活动。练功疗法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包括肩关节环绕练习、手指爬墙、手拉滑车等动作。锻炼的时间、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直至达到目的。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有损无益。
        3.中药物治疗。中药内服按照辨证施治原则分型治疗,风寒湿阻型以三痹汤加减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瘀血型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血亏虚型以当归鸡血藤汤加减益气养血、舒筋通络。中药外治可选用海桐皮汤热敷熏洗或坎离砂外敷。
        4.针灸治疗。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以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取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阳陵泉等穴。或结合灸法。
        5.其他治疗。可选择物理疗法如微波、磁疗、蜡疗、光疗等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对疼痛明显且痛点固定者,可采用痛点封闭疗法。
        【预防与调护】
        肩周炎的预防与调护应结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肩周炎多与风寒湿诸邪入侵有密切关系,因此,中老年人的起居应注意避风寒,注意肩部保暖。静而少动是发生肩周炎的基本因素,中老年人应该注意加强对肩部的功能锻炼,使肩部肌肉丰厚,从而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适当的调护如气功、导引、自我按摩以及药膳等,常见的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均有助于预防肩周炎的发生。病后患者应消除紧张心理,解除精神负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定战胜疾患的信心,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肩周炎通过恰当积极的治疗,一般能够得以康复,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仍有可能会复发,预防复发除了参考“未病先防”的有关措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俯身前后内外摆动、俯身划圈、内旋外展、手指爬墙等功能练习,中医药物等手段,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病愈后进行的功能练习,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