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 PCR 对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徐洪锋 李艳红
[导读]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徐洪锋,李艳红
        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澄江 652500
        摘要: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结核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9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手段,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对三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患者中共计16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乙组患者中共计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丙组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相比抗酸染色检测及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等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

        前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是诊断结核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其能够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现阶段,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但是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缺陷,这种检测方法对医疗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所需时间较长,对疾病预防控制带来了一些难题。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准确率的基础上加快检测进度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是势在必行的。共计90例结核患者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90例结核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18年9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9月。依据检测手段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患者年龄中间值为(46.7±5.2)岁,年龄上限为69岁,年龄下限为32岁,17:13为男女比,乙组患者年龄中间值为(46.9±5.3)岁,年龄上限为71岁,年龄下限为33岁,18:12为男女比,丙组患者年龄中间值为(46.8±5.1)岁,年龄上限为70岁,年龄下限为32岁,16:14为男女比。三组患者基础信息方面的差异微小(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为结核患者;实验对象均符合本次实验的条件;伦理委员会许可本次实验的进行;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依据和前提。排除标准:患者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患者中途放弃参与本次实验;患者在实验过程中死亡[1]。
1.2方法
        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借助美国4位6通道Cepheid快速全自动化实时荧光定期量PCR仪完成实验,并在清晨采集患者深部痰液,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培养,将标本(1毫升)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控制在10分钟,离心转速控制在每分钟12000转[2]。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过程中,利用氢氧化钠(4%)对标本进行也会液化处理,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在离心处理后去除上清,并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洗涤,通过沸水浴处理提取液,沸水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在4摄氏度环境下静置7小时左右,利用检测试剂进行检测[3]。在抗酸染色检测过程中,实验人员应按照《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开展工作。在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利用氢氧化钠(4%)对标本进行处理,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完成培养,温度控制在37摄氏度,开始两次观察时间为3天及一周,之后观察时间间隔为一周[4]。
1.3判断标准
        对三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工具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x±s)用于指代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n)加以指代,(P<0.05)意味着数据差异凸显[5]。
2.结果
2.1三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乙组及丙组患者中分别有16例、8例及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分别为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与抗酸染色检测、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及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优势较为突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够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基础上加快检测进度,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共计90例结核患者参与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6]。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乙组及丙组患者中分别有16例、8例及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别为53.33%、26.67%及33.33%,甲组、乙组及丙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检测、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7]。
        本次实验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提高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面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作用,并积极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加以应用,以此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姚梅宏,郑宇辉,杨映红. 不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12):1392-1394.
[2]沈武成,师怡,许春伟,胡丹,刘伟.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3种方法比较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9,41(01):99-100.
[3]孙菲,贺理,戴佩希,万向阳,李丹,唐连飞. 结核分枝杆菌通用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7,40(02):87-90.
[4]孙林雍,严嘉琦,陈昶,陈昱,邹艳,陈杰,唐源. 荧光定量PCR与抗酸特殊染色对疑似骨关节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对比[J/OL].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09):1105-1107[2020-11-02].https://doi.org/10.13315/j.cnki.cjcep.2020.09.024.
[5]杨志强. 生物被膜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5.
[6]杨长绍,王丽,潘鑫艳,王力,黎贵芸,杨举伦. 荧光定量PCR检测石蜡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03):321-323.
[7]张军,王晓飞,王瑞东,韩敏,景玲杰,陈晋. 通过增加痰液量和超声裂菌提高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检出率[J]. 检验医学,2014,29(03):215-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