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你了解多少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张子晔
[导读] 正骨,这个在医学界已经慢慢的被遗忘,慢慢被更多的年轻医生陌生的名词所代替,
        张子晔
        四川省苍溪县五龙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苍溪  628045
        正骨,这个在医学界已经慢慢的被遗忘,慢慢被更多的年轻医生陌生的名词所代替,越来越远离我们这个社会。正骨技术的落后,才导致了它的没落。相信很多的骨科医生都会这样讲。把西方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学习来,引用到我们临床中,这现在已经成为所有医生追求的目标了。可惜,骨科医生学习回来了开刀,却没有学回来西方骨科里面也存在的“以筋复位骨折”,也就是现在中医里所说的“正骨”。
1.什么是中医正骨
        很多人不知道中医正骨,但有些人听说过或者知道中医正骨的,但并不了解中医正骨是什么,因为中医正骨也和很多中医绝学一样,快泯灭在喧嚣尘世了。在现代西医学进入中国之前,中医的老祖宗们对于筋骨病症的治疗,靠的就是中医正骨技术。中医正骨医技在中医学也是文化瑰宝之一。西医对于筋骨病症的治疗,例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的症状等,一开始就只能采取吃药、理疗和康复等基本无效,完全又不能根治的方法,(这就是现在筋骨病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等达到手术标准的时候,就施以手术。而西医就点治点的治疗,使得筋骨病症手术后复发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筋骨病症,如崴脚
闪腰和落枕等,也是只能用静养、吃药或打石膏的方法予以治疗,这也往往是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病症。在筋骨病症的治疗上,西医骨科真的是太弱于中医正骨了!中医正骨的两大特点就是:辩症寻源根治;不用药物不用工具,纯用手法治疗。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规律,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骨骼”上出现了问题,许多患者在患病期大多都会选择去医院,然后静养或手术治疗,却不知我国中医早在古代就已经运用正骨、摸骨法来治疗筋骨的问题了。
2.中医正骨可以改善哪些问题
        随着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低头看电脑、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了,长此以往,很多人都出现了颈部不适、头晕、胳膊酸麻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小学生都出现了疼痛、头晕、颈椎曲度变直的情况。
中医正骨可以改善颈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头晕、头痛、健忘耳鸣、顽固性失眠、眼睛干涩、视物模糊、颈部僵硬疼痛、肩部背部疼痛、手臂麻木、落枕、过敏性鼻炎咽炎等不适;可以改善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胸闷、心慌气短、胃部胀痛、岔气;还可以改善腰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腰部酸痛、坐骨神经痛、膝部疼痛等疾病;还有骶髂关节错位引起的女性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股骨头功能性退变、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还可以圆肩驼背、斜颈、高低肩、长短腿等不良的体态调整,还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
2.1经络疏通
        《黄帝内经》里说:“气血不通;病生在不仁,治之以推拿”,表示推拿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提升消化酶的代谢作用,从现在科学角度来看,推拿主要是根据刺激性神经末梢。推动血液、血循环及组织间的新陈代谢,以融洽各组织、人体器官间的作用,是功能的基础代谢水准逐渐提高。


2.2调节气血
        明朝健康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手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面的运旋荣卫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调和气血之意。推拿便是以绵软、轻和之手,循经脉、按穴道,施术于身体,根据经脉的传输来调节全身,进而调合营卫血气,提高机体的身心健康。促进毛细血管扩大,改进血液和血循环,使血液粘稠性降低,减少周边血管摩擦阻力,缓解心脏压力,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2.3增强免疫力
        如小儿拉肚子,经推拿按摩可以缓解或消退病症,小孩肺脏有湿去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因为正骨推拿后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肌肉放松,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有关键的功效。
中医正骨,它的奇妙在三个字:手、心、法
         手-平常人都以为正骨的诀窍是秘传的手法,手法的诀窍固然重要,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手法皆以摸法为基础,摸的准才能正的准。手下摸的准,才能正的精,治的准,所以才会有效果。我们所说的正骨,并不只是单纯的正骨,还包括理筋。实际上,筋占大部分而骨占小部分。有筋出槽,必有骨错缝;有骨错缝,必有筋出槽。正骨运用在脊椎上主要是把膨出和突出的地方进行复位来恢复脊椎上相关的疾病。正骨治疗方法以徒手骨查来确诊、手法复位、气血经络调理为特色,并嘱咐针对性锻炼,可防止病症复发。正骨疗法调正偏歪的脊柱椎体与微小关节,使其恢复到正常的位置,骨正则筋柔,气血自然就会畅通。因此,治病要从患处的筋去摸,也就是顺着出槽的筋去摸,一直找到根源为止,这就是辩症寻源。
         心-掌握中医整体医学,熟知经络穴位,望闻问触,结合光学技术透析、通过解刨学了解肌肉、神经、血管的走向,中西理论了解的越多越好,在通过中医正骨的手法,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纠正他的错位点,并且捋顺患处。骨骼复位就是正骨+理筋,一是松解手法针对软组织,二是复位手法,针对骨关节。肌肉能松,气血才能疏通,能通才能愈合。松开你僵硬的肌肉,化开陈年筋结淤堵,气血畅通,才能更好的修复所受过的劳损。一个人身体有病变的时候,筋骨都不同于常态。用手触摸,用心体会,自然会知道病因所在。到底是陈伤还是新伤,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然后对症治疗,就会事半功倍,省时省力。心不通,多加揣摩;理不通,唯有师传。手上的功夫,全在平日里的积累,没有任何的捷径可图。
         法-“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宗金鉴》学会辩症,正骨就是技巧活,而不仅仅是体力活。慢性病调理起来,患者的身体也会一直发生改变。想要长远的为一个患者考虑,根治起来才是技术背景的硬核,临床实践和辩症分析相结合,是一样重要的。“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医宗金鉴》
        好的手法是要患者避免承受那些多于的痛苦,但又可以为其治病。松筋指尖的力量要沉到肌肉深层,准确的找到淤堵的位置,如果不用力去按,就达不到散开筋结的效果。筋骨病症大多数原因就是因为骨不正,运用中医正骨手法,使其达到骨正,则大部分的筋骨病症就都消失了,这就是中医正骨的根治。中医正骨手法不仅是门医技,更是指尖上的艺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