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应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张振玲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迅速,在新农村建设中,受自身条件和经济水平制约,农村建筑发展比较落后,农村住宅及相关建筑存在工期长、质量差、经济负担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而绿色装配式建筑具有建筑工期短、质量好、建设成本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其应用和推广是未来新农村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在保证建筑材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健康可持续、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山东烟台水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张振玲   26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迅速,在新农村建设中,受自身条件和经济水平制约,农村建筑发展比较落后,农村住宅及相关建筑存在工期长、质量差、经济负担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而绿色装配式建筑具有建筑工期短、质量好、建设成本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其应用和推广是未来新农村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在保证建筑材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健康可持续、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逐步向绿色建材、生态建材转变,对材料的追求是无毒无害,无损身体健康,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绿色装配式建筑;新农村建设;推广应用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农村最具生产力的青壮年离开农村。大量农村出现空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显示出了,缺乏资本投入,缺乏技术支持,缺乏劳动力,产业结构单一的困顿局面。以此为背景,脱离了实际情况的,只依循美学思维,无法长久维系的农村景观设计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试图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基本的农村经济结构下的农村民生,依据国家政策的指导,找到一些对于当下农村景观设计的启示。这对于我们的农村景观设计大有裨益。
        1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自十六大五中全会以来,我国一直“农村”作为重点的发展对象。在农村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伟大探索。推出了“农村城镇化”,“美丽乡村”,“城市反哺农村”“乡村振兴”等概念。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五大项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且对于发展也提出了总纲领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此同时,在治国方略上。十九大报告第三条第九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要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那么,农村作为相较于城市更亲近自然的人居环境,同样具有重大职责。
        2农村住宅现状
        2.1农村住宅质量得不到保证
        建设农村住宅多以村民自建自住模式,缺乏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没有规范的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团队技术工艺落后,缺乏专业的建筑施工知识。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农民对房屋的质量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住宅功能不够完善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有居住的环境品质难以满足其自身需求。传统农房房间密封性差且无保温隔热措施,防水效果差,舒适性不足。住宅面积小,卫生间与厨房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现状人口需求。
        2.3住宅规划布局不合理
        农村住宅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整体意识,布局零散,导致耕地资源浪费,农村风貌欠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
        3绿色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3.1国家层面出台新农村建设中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营造优良环境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制定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形成相应法规法律,让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法可依。


同时,新农村建设中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应融入装配式建筑发展,特别是住宅新建改建项目,内容要实要细,体现农村特色,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
        3.2构建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产业链
        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将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研发、生产、设计、运输、安装、运维等环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生产,降低成本。同时,在产业链中应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作用,企业作为装配式建筑生产的主阵地,其生产效率、运输成本、施工速度和周期直接影响绿色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中的发展。3.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绿色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宣传要因地制宜,要迎合广大村民的口味,调研中发现,村民较接受的主要是快手、抖音之类,因此在宣传绿色装配式建筑时可将整理好的宣传材料以视频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传递给村民,还可以适当插入方言,更接地气。同时,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村两委的宣传作用,大力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
        3.4推广应用便于运输的轻型装配式结构
        目前企业所生产的装配式结构以大中型构件为主,大中型装配式构件的主要特点是装配简单、操作快捷、工作量相对少,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广大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对大中型装配式结构的运输不利。结合农村建设实际和公路承载能力现状,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宜于推广轻型装配式结构,同时应注重小型预制构件连接技术的研发,尤其是预制构件的科学生产、合理拆分、安全运输。
        3.5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期间,振兴乡村是关键。政府需要结合农村自身特点,制定相关符合装配式农宅的发展政策,积极宣传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选择示范农村推行装配式农宅试点,提高农民对装配式的认知度,在农民购买与建设单位开发方面给予相关优惠补助。由于乡村住宅的特殊性无法照搬城市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需要从建造成本、运输成本、适应地形能力、建造设备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建立乡村的装配式住宅体系筛选标准,满足装配式农宅的自身需求。装配式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成套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实现构件模数化,选用标准化构件灵活组合成多种需要的结构形式,用标准定型的构件来拼装成多种不同的建筑类型,方便农民根据经济状况与个人喜好采购相应的产品进行组装,提高了装配式农宅造型的多样性。
        3.6推动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参与
        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起引领作用地方政府要加强筹划,推进农业与教育、文化、旅游、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民族、地域特点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开发新农村旅游休闲产品,对土地,税收进行调控,使建筑企业参与农村建设中。鼓励建筑企业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技术引进、降低造价成本进行研究。当前,装配式行业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构建生产、运输及施工安装分别由不同的企业主体完成,企业间专业沟通有限,管理协调难度大,无法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也实现不了行业、企业的“做大做强”目标。建议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走设计、施工、工厂加工制作甚至某些建材生产应用的一体化道路,成为一个真正的、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包括工厂、专业公司、建材行业)建立长期协作,形成产业链,以大大提高竞争能力,更好地推动建筑工业化和预制装配化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打通装配式全产业链。扶持、壮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从而实现策划、可研、设计、生产、施工安装和综合管理一体化。
        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中,资源环境与大面积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种种不利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频繁出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建筑的可持续性,必须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就建筑大环境而言,新农村建设中绿色装配式建筑应用势不可挡,应进一步加强民众对绿色装配式建筑和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相应法律,对绿色装配式建筑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加大宣传和补贴力度,并对企业进行减免税以提高企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武振,刘洪娥,武洁青.推进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议[J].住宅产业,2016(12):42-46.
[2]旷泓亦.新型城镇化下川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装配式住宅的探索[J].四川建筑,2015(8):105-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