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宋静
[导读] 为进一步完善铁路站场设计问题,为铁路的安全设计保驾护航,针对目前我国铁路设计实施办法规范和相关法律,在铁路建设中站场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铁路站场设计问题就是铁路设计安全的问题,关乎于铁路安全的设置和实施,这如我国铁路规划和设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轨格局的布置、货物装卸的布置格局、始发和终点站的数量规划、铁路方向的枢纽调节,最后是铁路实施的核心技术展示,为进行有效的问题探讨及出现问题地解决方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    宋静     830011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铁路站场设计问题,为铁路的安全设计保驾护航,针对目前我国铁路设计实施办法规范和相关法律,在铁路建设中站场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铁路站场设计问题就是铁路设计安全的问题,关乎于铁路安全的设置和实施,这如我国铁路规划和设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轨格局的布置、货物装卸的布置格局、始发和终点站的数量规划、铁路方向的枢纽调节,最后是铁路实施的核心技术展示,为进行有效的问题探讨及出现问题地解决方式,分析当前我国铁路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本文就铁路站场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处理进行阐释。
关键字:铁路;站场;设计
        铁路站场是以运输保障为主要目的,在基础建设的办法上进行规范化保障,其规范的和所占有的功能应该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符合实际的需要,在实践布局上应该本着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布局的效率最大化,简单紧凑是主旨,在功能区划分上应该以协调为目的,兼容远近,高低,和实际经济的需要。在实际的铁路站场设计中,应该以铁路行车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建设和实施,每一段或者每一个功能区都应该有实际的意义,在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下进行运输,以便达到畅通,安全高效的行车目的,否则在铁路运行中将会出现致命的问题,存在安全风险和降低行车效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保证防患于未然,才能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满足铁路运行的需要,提高载客,运输的能力。
        一、铁路站场安全线的应用及实际设置方法
        在铁路建设初期,因为路网建设的不完整,列车的数量也不多,导致在大多数区域中车站的枢纽布局间隔较大,指挥枢纽较少,其追主要的特征是正线中穿,铁路客车终点站是横运的模式来进行。在经常调车的指挥枢纽中,由于在调用机车或者在本断机车行驶中没有配备无线调车信号和所属监控系统,导致在移动中的列车以硬件为主要问题在带车作业信号中会发生危险,这会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和效率。以后随着列车流量的增加和铁路运输能力得提高,区段型枢纽站的布局和排列方式也是导致行车效率和列车流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各个枢纽的建设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客货采取并列式而不是采取随意式的排列,如客货的纵列式枢纽过多,可以将客运和编组站分开来,让客货的车场公用在一个轴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为此,在新建或者改造中的枢纽站,应该对调车和发线及时趁早谋划,考虑将车调站和正邻的发线接收客车相隔开,已达到安全运输和能力效率的提升,除了特殊的枢纽站外,应将客货车场分开外,应将客运和货运采取并列式的发车模型,在保证铁路站场的效率的基础上,以货车到发线量为主,客车到发线量应该设置三条线路,设置基本站场和中间站场,在中间站场的中心转换作用的基础上少部分分成两至三个小的中间站台,其不断细化的铁路站场枢纽站台为基础,包含客车到发车线,货车到发车线,还有应急调度线,即使客货车场设置的区域是区段站,也能保证大多是的线路和枢纽是为客货共同服务的。由于在铁路站场设计中,中间站的设置最为简单,其功能上也是以横列式为主,在每条战线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在主要形式上以单线和基本站台为主要作用,大部分的行车是通过中间站台两端党的平道进行运行。在铁路站场的实际布置中,以利用货物线和岔口线居多,在安全隔离的作用上也只至关重要的,在安全线兼容的并线操作上,以安全线为主要作用,例如在有些铁路车站的待机只用情况下,在铁路行车换挂作业中需要设置待机线,而在铁路站场的布局上岔线又需要设置安全线,以安全线为中心,货物线和岔口线为辐射,分别设置避免设置的浪费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防止线路产生冲突,在实际线路的使用中应该在其线路中不停留机车车辆,在没有以安全线隔离的条件下,可以把岔口线变为待机线,通过铁路枢纽的电信号控制予以联机,并同时在车站的指挥枢纽中加以流量的限制,在最大限度上保障行车安全。在铁路车站的信号配置上应该通过提前了解铁路车站的运载能力和最大使用效率,在设计中通过延迟信号的基础上保证运输效率,虽然在高铁的建设上颜值信号已经逐步取消或者运用更先进的方式,但是在普通的铁路基建上仍然还得以保留,这就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考虑设置延迟信号的进路,联系上述规律,在日常的运营中,设置延迟信号的进路后,如果不设置安全线进行有效阻隔,则会导致本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产生链锁,如果问题产生,这将影响到行车效率和安全问题,则对车站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影响较大。
        二、铁路站场设计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能力的不断提升,新型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不断掌握,除了铁路建设及应用货运的能力外,还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运的运输能力和服务安全质量,在当今社会,群众对于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需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新的期望。从传统的旅客列车的提速到现在客货运输能力方式的并行,再到以铁路为主要方式的专业化,集体化的运输,在这一系列的运载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思考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时期下如何做好在铁路站场设计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出现新问题地解决办法。在铁路客运方面,普通铁路的运输速度是80至120km/H,高铁和动车的运输速度最少是250km/H,最社旅客运输的开行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车速上,更多是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那么,在铁路站场的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进行设计布局,在实际的铁路运行中发挥最大效率,才是铁路站场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普通客运的中间站设计上,布局的谋划往往影响铁路站场的实际使用效率,在渡线布置上必须以满足日常使用,维护为目的,贴别是在维修工区,检测车辆是否能畅通的出入和检修,通过实时的检测和布置格局的谋划,对是否达到能够反向运行的需求,在检测到故障或者在铁路设计上遇到故障的同时,最大的排除及预防的方法是否有效,避免正线和主干线调用上产生不必要的冲突,确保铁路客货运的安全运输。在铁路客货运车辆的行驶上,主要铁路站场的布局应该满足旅客列车到达后拆开行驶贴别是高速铁路机动车检修的运输需求,在拓展运输能力的基础上,铁路站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好问题的所在,必须以合理规划布局为前提,尽量集中发挥主要的编站效率,提高主要编站和网格组的实际通过能力。随着客车速度的提高,其形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首先是铁路站场的固有思念的转变,其次现实需求质量的提高,铁路站场的距离也在适当的增大,直通运输实施疏解的效果也存在差异,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使用和管理的不便也是制约铁路站场设计的一个障碍。
        结束语:优化铁路的设置建设和铁路站场的设计,在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上也是不尽相同,首先需要的是确定铁路站场设置的实际作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否发挥最大效率,在客货运输的过程中能否把握时代的要求,在处理问题上能否找到相应的对策,这就要求我们铁路站场的设计者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进行作业,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为铁路站场设计谋划一个长久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维. 既有铁路运输供给评价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陈维,马驷. 我国铁路运输供给水平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32(4):14-16.
[3]鲍晶晶.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4]刘斌.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2.
[5]蒋惠园,王皓. 基于熵权法的内河运输供给评价研究[J].水运工程,2008(6):1-6.
[6]宁骥龙,马驷. 高速铁路运输供给水平评价[J]. 中国铁路,2011(8):11-13.
作者简介:宋静(1988-1)女,甘肃人,本科,汉族,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程师,研究方向:站场,单位所在新疆,乌鲁木齐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