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痕迹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孙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引发火灾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实际火灾调查中,物证可能会因为现场勘验、物证提取、物证保存等各种环节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证被损坏,无法准确判断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而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广东省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黄圃大队  孙杰  528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引发火灾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实际火灾调查中,物证可能会因为现场勘验、物证提取、物证保存等各种环节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证被损坏,无法准确判断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而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物证的防范保护工作,确保火灾调查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基于物证损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以此提高火灾调查的工作效率,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火灾调查  痕迹物证  损坏  原因  防范措施
        引言:
        火灾物证主要是指一些火灾案件发生的过程中,现场的痕迹以及具体有迹可循的物品,是调查火灾发生的重要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火灾的蔓延、是否有遇难者、损失的大小等。保全物证对查出致火原因,预防火灾重复发生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对物证损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
        1、常见的物证损坏原因
        1.1火灾扑救时对痕迹物证的破坏
        消防队员和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了解现场的基本情况,然后形成有效的灭火方案。在灭火时是由消防队员和士兵使用的水枪和水枪进行的,建筑物的拆除、壁炉的排烟、燃烧物的踢打和移动都有火灾的痕迹,火灾扑灭后,消防员和士兵就成了防火通风口,进行搜救操作过程中,以及壁炉长时间积水也损坏了部分案发现场证据全部。这些都给后来的火灾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现场勘查时对痕迹物证的破坏
        火灾现场调查时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初步探索和考察研究等这些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应的工作人员在调查时候需要针对火灾现场的燃烧情况以及痕迹来判断起火点,结合现场火灾发生情况鉴别起火点,在整合工作内容时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火灾的发生特点进行探讨,按照自身工作的经验分析证据,做好火灾调查现场管理工作。[1]
        1.3现场物证提取时对痕迹物证的破坏
        一般情况下,火灾现场物证提取必须要先录像,绘制火灾现场图,然后在进行物证提取。而实际情况却经常出现随意搬动或丢弃物证,破坏物证的原始状态,更没有对其录像和绘制火灾现场图。[2]甚至出现提取方法不当等严重问题,比如提取方法过于粗鲁,导致物证遭受到严重损坏。另外无论是气液物证还是固态物证都需要保全物证,这样在提取时才不会遭受到损坏,否则会给火灾调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运送物证时造成的二次破坏
        受取证现场的限制,物证的检验工作,大都不能在现场完成,需要在专业的检验环境中开展检验工作。而部分火灾物证本身的物理性质,容易因物证与空气的接触,发生物理变化,导致物证受到破坏。而在物证的运送过程中,许多人员并没有重视物证的物理性质,没有将物证密封保存,导致运送过程中,让物证受到二次损坏,影响检测结果,降低火灾调查的效率。
        2、防止物证损坏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现场勘验环节的保护
        在火灾调查中,现场勘验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大部分火灾现场需要反复勘验,才能找出火灾起点和原因,是对火灾现场的一种保护。所以在寻找和收集痕迹物证时,必须要采取对应的方法对物证进行保护和保存,同时在收集、保护前必须拍照,特别是在移动或者是清理物品或物证时。


在现场勘验中,为了最大化保护物证,应减少或避免对物证的损害,同时,加强现场的保护,不仅可以保障物证的有效收集,还能提高现场勘验环节的工作效率,确保火灾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现场勘验中,要细致、全面地寻找和收集各种有效痕迹物证,并对物证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保存,防止遭受到损坏。在痕迹物证提取前,需要对物证全面拍照,最大化实现360°无死角拍照,实现对火灾物证的保护。
        2.2加大物证提取过程的保护
        在对事故中的物证进行提取工作时,对所有痕迹物证都要加强保护力度,包括常规痕迹物证、传统痕迹物证、特殊痕迹物证。在提取时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原则,即先固定,后提取。首先要求对其进行拍照、摄像、固定,然后才开始提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分装保存各类物证保持其稳定且不受外界污染。最好安排两个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提取工作,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在提取时要做好相关笔录,详细记述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这些都会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合法依据。
        2.3做好物证的分装与保存工作
        物证保管是整个火灾物证收集的末尾工作,且是火灾调查工作的核心,因为从物证发现、提取以及到保管各个环节中,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直接关系到火灾物证是否是火灾事故真实情况的物证。从发现、提取和保管三个重要环节来看,物证提取的前提是发现,物证提取的目的是发现,而保管是证明物证价值的重要保证。所以在物证保管工作中,必须要根据不同证物的性质采取针对性有效的保护措施,实现对物证的妥善保管,同时对每件物证进行依法登记。
        2.4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火灾调查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集人文性、社会性、科学性、技术性一体。所以,这就势必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提取和保存物证、会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对物证痕迹进行研究分析、还需要将数据能够有效整合模拟还原事故画面、超强的逻辑性分析能力。此外,还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谨慎、冷静的现场事务处理能力。所以,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要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平时工作中积累自己的经验、切实可靠提高自己的物证保护意识。要求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宣传,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可采取师傅教徒弟、专家授课、派遣技术人员到专业院校学习等。有机会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到火灾调查技术先进的国家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5优化物证管理软件,让物证管理更加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火灾调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火灾数据,以此提高社会大众的火灾防控意识。火灾现场的物证管理工作,也可依托相关的软件,进行科学的管理,让物证的管理过程可视化,减少物证的损坏。首先,为了保证软件管理的科学性,需要对物证进行分类,并且建立完善的物证信息库,从而实现软件的数据分析。在每一个物证上都贴上条形码,以此减少物证的丢失与混淆,提高物证管理的科学性与物证查询的效率。[3]
        3、结语
        综上所述,火灾调查是证明火灾事故现场真实情况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保护火灾现场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火灾物证损坏依然是当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火灾调查需要攻破的一大难题,为了减少该问题的影响,本文从现场勘验、现场提样、样品的保存与输送等方面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物证得到有效的保护,为火灾调查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秋潭,闫真真.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科学,2019(4):256-257.
[2]李想.简述火场痕迹物证在火灾调查中的作用[J].化工管理,2017,23(462):278
[3]史海文.电器火灾现场物证取样研究[J].山西建筑,2017,20(43):26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