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吴丰
[导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推进,全国各地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及相关配套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城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公共娱乐场所产业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公共娱乐场所是以经营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开放性的娱乐场所。

广东省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三乡大队  吴丰  5284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推进,全国各地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及相关配套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城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公共娱乐场所产业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公共娱乐场所是以经营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开放性的娱乐场所。此类场所的人群比较密集,人员流动性较大,并且建筑结构比较复杂,这也使得此类场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为此,本文针对公共娱乐场所火灾的特点及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对策。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消防监督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2014年12月15日零时26分,长垣县皇冠歌厅(皇冠KTV)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123平方米,造成12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57.64万元。2020年4月26日,台北市林森北路钱柜KTV发生大火,造成6人死亡,48人轻重伤。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入探讨和研究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已经成为消防救援机构防火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1、公共娱乐场所火灾特点
        1.1火势蔓延快
        公共娱乐场所建筑使用特点,一是大厅跨度大、空间大、空气流通快;二是内部装饰装修豪华,大量采用纤维制品、木质板等可燃材料,如大厅顶棚处的吸音棉(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这些材料如若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火灾。若如火势初期得不到有效扑救,火势会向四周迅速蔓延,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
        1.2安全疏散困难
        公共娱乐场所内部通常包间多、安全疏散通道狭长,人员较为集中且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大量高温浓烟和有毒烟气会瞬间弥漫整个空间,严重威胁着顾客的生命安全,极易造成顾客因吸入有毒烟气而中毒窒息身亡。如果再加上疏散通道不畅,顾客惊慌失措,场面秩序会严重混乱,相互拥挤践踏,极易造成恶性重大伤亡事故。
        1.3火灾扑救困难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首先,在场员工及经营者发现火灾灾情迟缓,拖延报警,容易延误最佳灭火救援时间;其次,公共娱乐场所一般地处城市繁华地带,人员围观较多,交通堵塞现象突出,影响消防员灭火救援进程;再次,场所内可燃易燃物较多,用电设备较多,被困人员较多,所以火灾扑救困难。
        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建筑结构问题
        公众娱乐场所属于商业活动场所,因而建筑物在建造装修过程中主要考虑美观性和功能性,强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一些公众娱乐场所建筑架构的功能属性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性较大。一些场所内部堆积的可燃物较多,加大了火灾实际荷载量,例如像礼堂和电影院、大剧院等场所在屋顶建造过程中多是采用钢结构和木质结构,可燃性高,而地板和舞台幕布也属于可燃物,其他像布景和道具等遇到火星也会迅速燃烧。公众娱乐场所建筑外部结构上没有进行合理的防火设计,内部装饰上也没有选择恰当的防火材料,一味追求场所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而大量使用可燃材料,埋下严重的火灾隐患。[1]
        2.2用电问题
        公众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大,经营活动多,因而不同设备电量使用也较大,大型用电设备在持续使用过程中,耗电量大,且电气功率也较大,容易出现电器设备使用故障问题。


公众娱乐场所本身属于商业性场所,其经营发展以营利为目的,因而在实际经营中会大量使用不同的电气设备,包括音响、播放器、装饰灯等,餐饮、歌舞等场所使用大功率电器尤为多,同时通宵营业的现象普遍,大量电器的使用,线路串联、并联复杂,缺乏安全设计,单一电器或部分线路出现超负荷工作导致短路的问题,就会造成漏电事故。
        2.3消防设施设备不到位
        消防设施设备损坏、停用和缺少的现象较为突出,例如有些公共娱乐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材与该场所需要配置的灭火器材型号不符、或者配置的灭火器材数量不足、或者灭火器材出现压力不足、超期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场所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或安装位置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有些场所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由于缺乏管理维护,消防设施设备损坏、老化现象严重。消防设施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火灾的有效扑救。[2]
        2.4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
        有些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防范”管理机制;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员工缺乏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致使员工不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有些场所没有开展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及组织演练,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实施有效的火灾扑救和引导人员安全疏散撤离。
        3、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对装修材料的充分重视
        消防部门就要充分重视对公共娱乐场所装修材料的监督检查。首先,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标准加强对材料燃烧性能的试验,在其达到相关标准以后才允许投入使用。另外,要积极地引进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与工作人员。如此一来,在对装修材料进行检查时才可以有效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假如经过检查发现装修材料尚未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要求,那么就责令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整改,重新选择装修材料。
        3.2加强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公共娱乐场所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场所内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场所内要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电气线路、电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测,时刻提醒经营者和员工要保持清醒头脑,谨防因电气线路、设备故障而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3.3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根据《消防法》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灭火器材配置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进行配置,并将灭火器材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3.4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
        为了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可以选择参与一些消防知识的宣传讲座,进而使其学习到更多的消防知识,掌握有效的火灾防范对策,并且在火灾发生之后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另外,要增强公共娱乐场所领导与相关负责人的消防意识,使其在管理工作中可以重视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培训与教育,进而使得全体员工的消防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娱乐场所因为人员密集、用电量大等因素属于火灾高发场所,这样会使得公共娱乐场所面临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加强对装修材料的充分重视、加强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等。只有如此,才可以全面地确保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充实愉悦。
参考文献:
[1]王艺明.公共娱乐场所消防防火策略设计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401(7):24-26.
[2]杨静.分析公共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及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19):244,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