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解析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钟媛媛
[导读] 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为建筑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管理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运行发展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监督。在良好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还能进一步保障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浙江大东吴集团有限公司3304811986081****0     钟媛媛

摘要: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为建筑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管理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运行发展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监督。在良好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还能进一步保障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引言
        建筑企业具有施工周期长、合同金额大、施工区域广且偏等特点,如果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足,就会影响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继而误导管理层的决策,致使成本倍增等财务风险的增大。财务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各个环节财务数据的传递,动态化识别与评估施工项目的财务风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高新时期下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
        1.1信息化系统投入力度及数据实时性问题
        首先,结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已将信息化运用在财务管理中,但各方面工作仅仅停留在成本核算、费用管控方面等表面上。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基于对生产的重视,更多的将工作精力放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以及产值规模等方面,致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与人力,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难以进行转型和升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众多、地点分散、所涉及的组织层级较多,导致各项目的人员、资金以及材料等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自动传输到管理系统,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地将数据进行收集与整合,恰恰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才是其价值所在。再次,财务人员无法从重复性、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中得到释放,更无法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范围得到拓展,财务人员自然很难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整体把控。最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对于软件系统的初始开发热情较大,但对于各软件系统之间的融合、软件使用中的效能评测不太关注。软件系统作为一项生产力工具,不畅的使用会极大地制约管理水平的提升。
        1.2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储备不足
        对于还在用传统电算化的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就少得可怜了。毕竟财务信息化建设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经营效益是个缓慢的过程,企业经营者在这方面投入资金时,就会有所犹豫。这就造成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设备升级、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培训,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企业经营者对于培养财务和技术型人才的投入不积极,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的缺乏。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结果就不是企业经营者想要的,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减缓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1.3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系统仍然不完整
        财务内部控制的方面包含:企业财务管理、建筑项目、业务程序的所有方面,依照现在的状态,大多数建筑企业目前缺乏更好更加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筑施工部门的比较特别的行业特征是:地区的变动性较大、其项目完成时间较长、施工区域分部较广、管理工作的复杂度比较高等,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规划不再以全局的财务管理为基础,会造成财务管理集成性无法升高,在流动性较低的群体和投资的共同标准为基础,则可能会引起一些会计信息和转让,效率低等问题产生。此外,拥有财务内部控制框架制度的企业,目前仍然有管理不善、执行不力和内部控制管理要素不够精的问题存在,这不仅削弱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指导,而且造成了费用的浪费。



        2.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2.1加强企业数据融合与分析
        信息化管理部门需要将财务数据的搜索路径进行统一,并结合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搜索路径展开优化,促使数据融通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借助信息化系统中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科学合理化,使得核算会计可以逐渐转变为管理会计。此外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开展数据融通工作时,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促使其他部门人员可以按照财务信息标准流程来有效配合财务信息的汇总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作出参考。
        2.2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率先创建专业化的信息管理队伍,初步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创建财务管理专用系统,不断完善优化网关、VPN、防火墙等硬件设施。针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全面优化,促进服务器、财务软件的全面更新,帮助改善各种网络设施设备,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统一化管理,为开展监督管理活动做好各项准备。比如施工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网络平台,同时及时在平台中发布各种管理制度措施,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于平台内及时发布各种管理制度措施。借助网络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远程财务监督管理,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资金运行状况,准确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企业财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
        2.3构建业财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
        业财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构建前提是要开发适合企业业务流程特点的财务会计软件、资金管理系统、报销系统,先创建全面的信息化平台,然后逐步推进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的开发,才能有效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加强流程再造,包括财务操作流程、业务核算流程、业务流程、运营管理流程,从而优化财务处理程序。其中财务操作流程是财务工作的流程指南,业务核算流程就是对业务信息进行财务处理与归档处理,内部运营管理流程是对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定各项标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业务流程是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由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集中处理各分、子公司的业务流程,保证财会人员的独立性,从而监督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在信息系统中总部将资金管理计划和全面预算目标传递到财务系统,对财务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强调预算管理的意识,对于没有预算的经费和不在资金计划之内的采购是不允许报销和支付的。财务系统中要建立标准化的审批程序,从而通过系统处理记录来监管每一笔费用的报销或者预算方案的调整。
        2.4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制度梳理与流程再造
        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项目施工情况,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管理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形成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该管理制度作为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以及管控标准。同时在财务管理转型中,更需要将财务管理各岗位进行职能划分,并落实责任制,将审批权限细化到岗。在进行流程的再次改造时,需确保不同类型的财务管理制度都达到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有效整合不同类型的前端业务,让前端业务可以与后端财务活动有效结合。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一个个排查财务数据和前端业务数据传递借口是否具备一致性,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与改进信息化建设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建筑工程相关业务流程较为复杂,所以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并不代表财务管理没有任何问题,其中还存在部分内容需要进行深入讨论。为此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面融入财务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改善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缺陷,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华棣.信息化视角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
[2]彭博汉.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
[3]王李明.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9(28):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