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丁岳源 朱鎏婷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丁岳源 朱鎏婷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工程也随之增多,园林工程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代表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之一,提高园林施工技术和植物养护技术,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浙江乾江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丁岳源  朱鎏婷    31005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工程也随之增多,园林工程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代表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之一,提高园林施工技术和植物养护技术,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园林工程;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
        引言
        在园林建设阶段之中的施工与养护水平与园林的整体情况息息相关,运用合理化的施工及养护技术来保障植物的成活率,提高整体水平。基于此,文章将对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来推动园林行业的良性发展。
        1园林工程及植物养护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也能够推动城市的个性化建设,每个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差别,当地的植物也有所不同,城市绿化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设计出适合该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方案,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通过将不同植物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配种植,或将草木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修剪,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提高了市民对城市的喜爱和认同。但是,由于城市中环境较差,土地中营养较少,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护手段对花草树木进行相应地养护,则会使植物状态较差,无法维持造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一旦植株大面积死亡,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设计好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提升植物养护技术,以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提高城市绿化效果。
        2.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2.1施工测量技术
        对于园林设计与施工而言,最为关键的保障要属精准化的测量技术。之前,施工人员都会选择运用人力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工作效率水平低下,测量精度不严格,在设计施工的时候,通常由于测量数据和实际相悖,而导致设计出来的修改施工方案出现更改。目前,基本上都选择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像是红外测距仪等等,针对施工场地实施精准化测量,以此来为园林设计施工来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以此来提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施工团队可以依照场地数据来将良好的施工方案设计处理,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确保施工水平与质量。目前主要运用到GPS放样法、全站仪测量来实施测量,保障测量出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与精准性。
        2.2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属于当代新型化园林技术,其通常运用到的雨水浇灌植物,旨在解决植物缺水的情况。在我们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形势之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愈发显著。园林项目会耗费诸多水资源,不但人工湖泊、蓄水池会运用到水、植物、动物等均会运用到水,那么通过雨水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园林工程的用水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新雨水回收技术之中,其运用蓄水池、人洪湖与树木周边的排水系统来吸附雨水,来将更多雨水滞留于此,来被植物所吸引。
        2.3园林灌溉技术
        在园林养护的阶段,还得要运用相对良好的灌溉方式来保障植物得以健康化成长。之前所运用到传统化灌溉技术,会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尤为严重。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化运用水资源,园林施工工作人员一般会运用到智能灌溉系统或者是微灌方式来进行植物灌溉,以此来节约水资源,保障植物得以自然化成长。微灌技术职责就是滴灌与喷灌的方法,来运用小型喷头来控制灌溉水平,以此来促使园林植物来慢慢的吸收水分。



        3.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3.1合理移栽技术
        植物移栽是园林绿化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合理地进行移栽,才能保证植物的存活率,通过科学的移栽手段,使苗木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首先,在移栽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勘测,检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设定科学的施肥计划和消毒方案,确保植物能够正常健康生长。在土地整改完毕后,平整土地,制定合理的排水沟渠,随后根据植物大小挖定植坑,保证每个定制坑都必须保证能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其次,由于苗木都是从较远地区运送过来的,因此,在苗木运输时应注意做好防震和保湿,减少苗木因为运输原因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加大对苗木的保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干枯死亡。最后,应对移栽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同种类植物有专门的移栽方式,应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遵循不同植物的特点来对移栽苗木进行修剪、栽种,提高其成活率。
        3.2灌溉技术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资源,植物的生长同样也不例外。如果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就会导致植物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如果植物长期处在缺水的状态,最终植物就会因失水过多干枯死亡。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植物根部就会因长时间浸水出现根部腐烂。所以,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生长特点和要求,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者水分过多等原因导致植被死亡。
        3.3病虫害防治与防寒养护技术
        在开展园林工程养护工作时,应该合理利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防寒养护技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病虫害与寒潮是威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养护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树木生长的情况,在采购和引进树木时,加大病虫害检疫力度,彻底隔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后期养护过程中发现树木感染了病虫害,则应该及时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措施进行处理。另外,在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掌握病虫害蔓延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将药物防治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4松土除草技术
        为了进一步的确保植物如土壤具备着相对较强的透气性,要实施必要松土,其不但可以推动植物来汲取肥料,对于提升植物生长环境温度方面十分有利,推动植物得以健康化生长,另外降低土壤中水分蒸发。简言之,松土则针对植物要实施不浇水的灌溉。保障植物得以健康化生长,及时处理周边杂草,以此来预防其吸收到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依据植物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化的除草方式。
        3.5修剪技术
        除了上述的养护管理措施之外,还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养养护,这样能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对于园林绿化中植物进行修剪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秋季开花的植物其进行修剪的最佳时间就是冬季与早春。其次,春天开花的植物进行修剪的时间最好是在开花之后。再次,树木进行修剪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同时修剪也要符合园林综合的要求。最后,植物上的死枝、枯枝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如果植物正处于发芽的时期,需要对多余的嫩芽进行摘除。除此之外,冬季进行修剪与养护工作是最佳的时间,一年当中可以进行两到三次的修剪工作。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切实做好植物定期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晓.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210.
[2]吴维民.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6):176-177.
[3]刘建刚,赵公玺,张亚宾.节约型园林建设及养护管理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