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智能识别技术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王志江
[导读] 由于电网设备较多,所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各部件受到机械张力变化、材料老化、雷击、污秽等外界因素的侵蚀,易导致断股、腐蚀、绝缘子破损、杆塔倾斜等故障发生,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消缺,必然会导致严重事故,如倒塔、断线等,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山砚山机场   王志江 663100

摘要:由于电网设备较多,所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各部件受到机械张力变化、材料老化、雷击、污秽等外界因素的侵蚀,易导致断股、腐蚀、绝缘子破损、杆塔倾斜等故障发生,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消缺,必然会导致严重事故,如倒塔、断线等,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人工定期巡视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耗时长,输电网运行状况得不到及时反馈,造成电网故障停运。本文就探究云端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云端智能识别技术;电力巡检;智能识别
        引言:
        现阶段,在电力线路巡检方面,传统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效率太低,巡检作业的安全性和巡检结果的精准性也得不到相应保障,为对电力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做以充分技术支持,电力巡检可引入云端智能识别的技术,实现巡检管理智能化。
        1.电力智能巡检技术
        1.1线路通道巡视
        输电线路有一定的巡视周期,通常为2月一周期,特殊情况下缩短或延长。利用无人机沿线路方向顶点飞行并自动拍照,可便捷开展通道巡视。
        1.2线路树障巡视
        输配电线路因线下树竹生长导致线路对树放电而跳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无人机树障巡检包括可见光点云和激光点云技术,结合输电线路悬链方程,配合专业软件可实现计算架空线路与下方树木、房屋、地面等物体的交夸距离,电力运维部门可根据计算结果处理危急树障点,从而预防树障跳闸事故发生。
        1.3杆塔精细化巡视
        杆塔精细化巡视主要观察杆塔本体、导地线、金具、绝缘子及其它附属设施的缺陷情况。与人登杆塔巡视相比,利用无人机进行杆塔各部件进行摄像具有明显优势:(1)效率高;(2)安全性高,不需人员攀登杆塔;(3)基本无死角,因螺栓朝向等问题,杆塔上作业人员可能无法查看安装工艺。因此无人机对于新建线路的验收及在运线路的巡视,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2.云端智能识别技术
        2.1功能
        该系统具备人员的各项身份信息识别功能,并且能实现准确识别目的,在识别技术的实际运行中,该技术可以对巡检过程进行识别,降低现场检查工作。而且技术系统的功能具有工作负责人离岗报警项目,主要能够对重点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可对重点人员展开实时监控。云端智能识别系统部署在云计算高性能服务器上,可为前端提供多种基于云端的智能服务,包括数据分析服务、图像识别服务等,实现前端采集数据、云端智能识别,可以解决前端设备性能不足的问题,配合5G通信,实现低延时的数据交互,在电力巡检应用中,可以用于在线监控、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巡检。
        2.2优势
        云端智能识别技术先进,在电力巡检能中有较强应用能力,比如在进行违章行为的监测时,可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识别能力,而且不只是将违章行为记录在云端,还可以及时判断出当下行为的具体后果,在云端将数据传递回地面控制台时,分析处理后迅速做出该行为的安全隐患分析,最终自动警告,情况严重时可进行自动报警。另外在不断学习中,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将功能转移至移动设备中,将对电力巡检中各项数据进行云端智能识别、自动分析异常、针对性预警。



        3.云端智能识别技术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
        3电力巡检中的实际应用
        3.1管理巡检过程
        在进行巡检具体操作中,移动和固定的视频信息设备将会发挥出管理特性,比如在区域内巡检时,通过审核的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并检查安全设备佩戴情况[1]。针对于智能化的应用过程,最大特点便是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可将电力巡检作业过程在保证安全及准确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在进行电力巡检过程的有效管理中,需在前期将巡检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另外,使用智能化扫描设备将需要进入到巡检现场的工作人员面部信息进行统计,导入到计算机控制下的人脸信息系统内,将工作人员各项信息录入,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员信息库。最后在完成电力巡检时,智能识别技术能监测完工时现场状况,并且对收尾善后工作各项事宜做出记录。
        3.2监督安全巡检
        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问题是作为电力巡检工作中一项重要体现,为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在电力巡检中达到完全安全保障,则需管理人员对巡检全程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将各项流程的视频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由此采用智能识别技术将会极大促进该部分管理力度增加,为电力巡检现场的安全性体现做出高效保障[2]。电力巡检中的各项流程有其一定规律可言,因此将巡检步骤按顺序逐一落实,是监督巡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前一步骤完成后,确保安全性前提下,再去展开下一步骤,采用该种方式将会把人员、技术采集视频和巡检作业全过程的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当前电力巡检任务进入了由智能识别技术设备主导下的监控目标区域后,其采集监控点位置的确定,便能很好知晓目前所处步骤和工作人员分布情况,为人员的安全施工能力提供了基础支持。
        3.3巡检智能警告
        智能识别技术在电力巡检中的另一项应用便是能够给出巡检智能警告,如把杆塔在线监控图像或视频接入云端,实现智能识别快速发现设备隐患,推送预警。把巡检过程中人员的违规操作、实时隐患、异常监控等智能判断警告。在无人机电力巡检,在巡视过程中,结合5G通信,可以提供稳定高清的视频图传,以及巡视后的巡检图像,云端智能识别可以根据视频和图像,判断巡检区域内的相关缺陷隐患,并将结果推送到平台,或者智能终端,这一智能识别技术下的性能优化将现场警告与现场巡检实现了同步,提升了巡检智能化水平。
        3.4巡检结果分析
        最终落实执行的巡检方案确定后,按时进行巡检步骤,当巡检所有流程完毕后,则需要对智能识别技术所采集来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而该技术对于巡检结果的分析也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帮助人工管理更多数据统计及分类工作,解放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时间,减少了数据得出过程所耗时间[3]。在智能分析中,配合巡检过程前期设置的监控点,能将不同监控点下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大数据库整理加工,做出基础数据结果,通过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将分析结果较快给出,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巡检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不正常状况下的监控点数据,能为日后该区域的巡检优化做出相关理论依据支持。
        3.5确认巡检结果
        巡检结果的最终确认,需要结合人工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原有的电力巡检管理过程变得复杂,而是将巡检结果更加精确,并且保持在较高的安全性巡检过程基础上[4]。在智能识别技术的初步结果得出后,选用人工确认方式将巡检详情做出查看,人工复检后,将有误差存在的数据结果调整,通过移动应用,将巡检数据结果同步到管控平台,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输出。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巡检需要进行新时代下的高新技术积极探索,而云端智能识别技术通过其自身性能优势,可将巡检设备、现场巡检工作保持在高效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开展,良好促进巡检工作安全化展现。通过管理巡检过程、监督安全巡检、巡检智能警告、巡检结果分析、确认巡检结果等一系列具体应用,智能识别技术能为电力巡检工作带来较高管理效率,从而保障我国电力系统实现平稳建设、检修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声勇,陈海彪.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增强现实在电力机房智能巡检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01):124-126.
[2]张春国.电力变电设备日常巡检维护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60-61.
[3]张满青,唐辉,张慧,张嫚嫚.树莓派和人脸识别的云端智能课堂考勤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19(01):35-37.
[4]汪衍佳,沈森,常文豪,宋杰.基于CC3200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J].山西电子技术,2018(04):31-3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