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现状及节水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王凯1 陈业芹2 王艾艾3
[导读] 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效落实工程灌溉计划,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进而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江苏 宿迁市水利局1  王凯1   223800
江苏嘉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3    陈业芹2 王艾艾3 223800

摘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效落实工程灌溉计划,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进而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农业用水;节水措施
       引言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生长的需水量较大,而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匮乏和绿色环保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此种情况,为确保水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有效实现节水目标,应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方面不断加强推广,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缓解全社会水资源紧缺及匮乏等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技术应用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现实问题,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为技术广泛应用和水资源有效节约奠定坚实基础。
        1.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的意义
        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实行节水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避免水资源浪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进行节水管控,忽视节水措施,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无效消耗,严重浪费,甚至引发干旱灾害,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节水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过度消耗,有效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用水需求。二是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水利灌溉过程中忽视节水措施,遇到少雨或者干旱天气就会直接引起旱灾,农作物用水不均很难抵御这些灾害,而节水措施的实施可以在满足农作物生长用水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为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农业用水现状
        2.1缺乏统筹规划
        节水规划制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节水设施和技术选择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只选择先进的节水设施、先进的节水技术,并未从当地实际情况和长远角度出发,造成节水措施投入大、效益低,极大地削弱了农民采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有的地区在制定规划时没有参考当地水资源情况,未结合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导致农业节水计划很难落实。
        2.2节水技术的应用不全面
        为了实现水利灌溉的节水目的,运用有效的节水技术必不可少,如滴灌、喷灌等技术。但结合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实际来看,很多地区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位,还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加剧了农田水土流失,农作物用水不均,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良好生长。此外,节水技术在应用到基层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应用实际效果不理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2.3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农田拥有者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且不知道目前我国已经处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就导致人民群众在农业用水灌溉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在一些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农民在灌溉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大水漫灌等方式。另外,节水灌溉试验站较为缺乏,导致在农民进行灌溉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引导和学习,致使农民在实际灌溉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掌握农作物的规律来进行灌溉,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浪费等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民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在水资源灌溉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浪费。



        3.农业节水措施
        3.1科学合理应用节水技术
        一是喷灌技术。喷灌技术的优势就是灌溉均匀,灌溉效率高。在一些地势条件不好且水资源难以顺利引流的地区,可以采取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它经水泵把水进行加压再由压力管道进行输送,最后通过喷头进行喷射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方式更为有效,操作难度也很低。二是微灌技术。这种节水技术节水效果最明显,它的明显优势就是适应性很强,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可以应用这种技术,不仅能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热量、气体等之间的平衡。
        3.2加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当前在水利工程进行过程中,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工作有,首先要做好水资源的储存工作,这样在遇到干旱天气时,能够有充分的水资源。尤其是气候干旱的年份和季节以及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域,这一措施意义非常重大。其次,在工程建设进行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建设地点,结合区域经济情况、气候条件、农业发展状况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使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做好对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投资,依靠灌溉技术的不断创新,落实好农田灌溉工作。现阶段还需重视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做好该项工作的规划设计,并且在日后投入到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视该项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特点以及区域现状,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做好工程选址,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作用。
        3.3积极研发更新技术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及更新换代提供了极大帮助,在当前社会中不断涌现新灌溉技术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弥补以往灌溉技术中的不足。如以往农业水利中以管道运输水资源的方式,不可避免会有渗漏等现象产生,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当前科技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为实现强化管道的目的,开始使用塑料管道及喷泉式等方式进行灌溉,不仅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在目前农业中已经广泛应用喷泉灌溉方式。
        3.4优化种植模式,强化节水意识
        如果想要让我国的节水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就需要在灌溉过程中对各个地区进行不断管理。首先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走访力度,向农户们传达一些先进的种植理念以及一些种植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正确认识该如何去种植。同时在走访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倡导农民在灌溉过程中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从而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公共环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节水技术,并且将企业传授给农业种植人员,促使农民在灌溉用水过程中熟练掌握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节约用水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法律制度对农民用水进行约束,这样能够让农民在用水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同时还能够引导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强化农民的节水意识,对于整体的水工作进行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稳定农作物产量的有效保障。在水利灌溉中,提高水利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长远稳定的监管和投入机制,并采取合理的节水技术,在节水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雪新丽.新疆农业水利工程中节水措施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7):64-65.
[2]邓若石.苏州市农业用水及节水效益统计[J].江苏水利,2020(05):51-55.
[3]彭燕.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J].农业工程,2018,8(03):79-80.
[4]吴永鹏.灌区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